不算番外的番外63:未来属于红海军(1/3)
赫鲁晓夫当年提出“航母棺材论”,认为在高烈度的战争,尤其是戈尔什科夫提出的饱和进攻状态之下,航母只能成为一艘无用的海上棺材。即便他们的火力网能拦截下一部分的进攻,剩余的导弹数量也足够将航母上的舰载机连同着人员化为灰烬。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都意识到这种结论的短板之处,在赫鲁晓夫的时代,航母因为各种电子科技的落后而呈现出被动挨打的局面。现在在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之下,尼米兹级航母的作战能力已经大幅度的提高,航母战斗群不再是过去的海上棺材,而是一头来势汹汹的帝国巨兽。
在这种环境下,罗曼诺夫依旧要用戈尔什科夫元帅的饱和进攻理论去对付北约的航母舰队,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海军方面因为新将领的匮乏,导致了罗曼诺夫继续动用之前的“老顽固”们。圣彼得堡原本就对巨型乌贼的进攻表示不屑,认为这是一种天方夜谭的做法。但是当他们看到巨型乌贼夜袭军港之后,终于对这种巨大笨重的怪物有了稍微的改观。
而罗曼诺夫同志的饱和进攻理论一出,就遭到了无数老同志的反对。
科罗廖夫表示罗曼诺夫总书记正在试图自杀,挑战北约的霸权地位。
“用所谓的无畏级导弹舰,无畏级战舰,配合巨型鱿鱼和海蝎防空舰一起进攻?加上我们的现代级驱逐舰和飓风级攻击潜艇一同向北约的航母发动进攻?恕我直言罗曼诺夫同志,这就是让我们的舰队去送死!”
原本科罗廖夫是想说谁提出这个观点可以直接枪毙了,但是一想到这观点可能是罗曼诺夫提出的,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首先,就是我们的格洛纳斯和莲花系统的问题,想要打击航母,你连最起码的前提发现并定位航母,都很难做到,凭什么能察觉到对方航母的存在?我们的通讯卫星也有很多局限的。卫星比较容易收到云层等的影响,而且对假目标的识别力也不足,容易被干扰等等。而且卫星的轨道有高低,要精确监控海洋上舰艇的位置,必须用低轨道卫星才行,高轨道能接收的信号强度只有至低轨道的几千分之一。但低轨道卫星能监控的面积就小很多,而且有效侦查时间很短。”
“而且美国拥有那么强大的间谍卫星网,海军大规模调动,还有战斗机群的调动不可能不会引起他们指挥部的注意,航母1000公里的打击半径,我们反舰导弹的射程有多远?就算射程超过1000公里,美国航母护航编队可是拥有反道能力的。就算我们的图系列轰炸机抱着有去无回的决心进入航母的射程之内,美国护航编队可不是都缩在航母附近的。伯克级驱逐舰都是按一定距离进行梯次防卫的!”
科罗廖夫同志说的振振有词,同时也公开的说出了所有人内心不敢开口的想法。
航母可以控制方圆千公里面积的海域。任何进入航母攻击圈的地方舰艇或飞机都会被首先消灭。所以在茫茫大洋,航母战斗群就像一个黑洞。对于红海军来说,他只看到自己派出去的飞机或舰艇一个个消失了,而对方的核心在哪里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最好的情况也是只能知道一个大概方向,但具体航母战斗群在哪里有多远,指挥部一无所知。
而且科罗廖夫同志阐述的是最简单的情况,事实上航母战斗群可以采用更多的方式来隐蔽自己它们可以静默,可以规避,可以迷惑敌方。因为航母在战场信息的掌控方面拥有不对称优势,所以战术的选择拥有极大主动权。
早在1982年,美国海军举行了代号为“r82”的秘密军事演习。演习的课题是对苏联本土进行攻击。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利用各种隐蔽手段,一直把航母编队推进到了预定的打击区域库页岛内也没有被苏联的军事力量发现。那一次事件被认为是苏联红海军之耻。
“继续,我在听你说,科罗廖夫同志。”
罗曼诺夫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他平静的坐在原地,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的情绪,然而恰恰是这种冷静的态度,让周围的人感到惊惶不安。
科罗廖夫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而即使你发现了航母,想要突破它方圆上千公里的火力圈,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按道理来讲,巨型乌贼和飓风级潜艇的确可以比较安全的进入航母的攻击圈之内。普通的雷达根本无法穿透海水。水下的探测主要靠声纳。声纳的探测距离一般在几十千米级别。也就是说对于潜艇,能感知到的也就方圆几十千米的小区域,在茫茫大洋要撞到航母也是非常困难的,至少需要向一个方向派出几十艘潜艇才能做到足够的密度。而且航母编队自身也会有一艘到两艘潜艇,探测是相互的,等你发现对方的时候对方也会发现你。你这艘潜艇恐怕还没来得及通报位置,航母值班的反潜机就已经飞到你头上了。”
跟完全不懂海上舰艇作战方式的罗曼诺夫同志解释袭击航母的困难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科罗廖夫用各种简单易懂的例子委婉的告诉总书记同志,你这份计划就是一坨屎。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圣彼得堡海军总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