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剑神三关(2/3)

式更大开大阖,好像放弃了原先细致的路子,又像适才对付剑童一样开始砸。

可惜中年文士不是剑童。

年青人一式狠狠直劈,中年文士滑步便让过,游鱼剑柔腻一拂、顺势上削,年青人剑颤外荡、以挡带击,却被游鱼剑上带的潜力一震,肘间露出一个空档;游鱼剑轻点淡回、直投这个空档。

好一个空档!

年青人虎目圆睁,大喝一声“吼!”

右臂将这软剑狠狠夹在自己肉身上困住,秦剑抛左手,一扫原先诱敌时的急躁之气,便划出一道劲致的弧。

“大风起兮云飞扬”。

其抛生去死、一往无前者,是为剑势;其飞扬大张、秀劲圆润者,是为剑式;其一气呵成、画龙点就而无迹者,是为剑意。

剑势、剑式、剑意俱尽善若此,此一剑叫人击碎唾壶!

剑尖穿入中年文士左肩窝,向下,入心口,穿右肋而止。

鲜血呆了一呆,飙出,如眩目烟花。

完美的一剑,要饮完美的鲜血,成就它的威势。

年青人脸上有一丝歉意。

如果可以选择。他不是那么愿意杀人的。

他是个剑客,不是个杀手。

可是剑道到了一个地步,只有杀,才能完结。

只有死亡。才是一柄剑的归宿。

中年文士已几乎张不开眼睛了,嘴角却挂着一丝笑,耳语般吐出了最后八个字:

“以命奉剑,死而何憾。”

年青人肃然。

那抹歉意荡然无踪。

只余敬意。

缓缓放手、退后,任软剑在肋间划出的一道深深血槽开始喷血。只肃容、拱手:

“止水山庄门下剑客魏如生,承让于余先生,谢先生赐教!”

中年文士缓缓倒了下去。

有些人倒下去,比有些站着的人,还要高大。

年青人又上路了,虽然已点穴止血,却已元气大伤,可他腰板还是很直,眼睛也还是很亮。

有些人,可以死。可以倒下,却绝不会熄灭眼中的光亮。

他走上左边的路。

对右边那条,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甚至不去想:为什么会有两条路?如果走上那一条路会通向哪里、会发生什么事?

他这个人,只要选定了一条路,对其他是看都不会看一眼的。

他相信人只有一生,只能集中精力走好一条路。

这条路上只有三关。

剑神之路,生死三关。

已过其二。

年青人又转过一个弯。

山道笔直向上,劈开一块巨大山石,形成两丈远的“一线天”,这道“一线天”中肩摩着山壁穿过。眼前便豁然开朗,只见主峰已在眼前,其上几株奇松,生得甚是霸气。于乱岩间直刺云天,尤显清奇。松间巍峨的托出一座石宫来,纯是山岩劈就,也无雕琢,却王者之势毕现。

年青人沉步走上去。

云雾尽在脚底,群峰连绵的伸展开去。他却已看不见了。

他只看见,一座宫、一座碑、一个人。

宫其实不是宫,不过山石劈出的一架巨大石门,人需屏息仰视才能见到门顶,而门后几根摩天石柱、一铺石床,仅此而已,可就是让人觉得惟有皇中之皇才配住于此地,枕石幕天、席云卷雾。

碑其实也不是碑,乃是峰崖边临着深不见底山涧的一块岩面,给削平了,其上草草几个大字道:“老夫若死,当抛骨此涧中,以山为陵、岩为识、满山松木为封土,长啸哀之可也。”

何等气魄!

碑旁一把剑,一个人。

剑中之剑,皇中之皇。

剑中之皇和他的皇剑。

剑神之路第三关,守卫之人赫然竟是剑皇!

二十年前与剑神差不多同时退隐的剑皇,原来竟在这里为剑神守关。

除了他,又有谁配在这里守关;除了剑神,又有谁配让他守关!

年青人闭紧了嘴巴。

不能动。

剑皇的剑气,已逼面而来。

那是“皇者之气”,君临天下,令所见之人都不由得要匍匐膜拜,似乎无形、却强大得不能抗拒之气势!

而年青人不能屈膝。

一个剑客,在任何势力面前,都不能屈膝!

所以荆柯能在秦皇面前谈笑自若,而年少即闹市杀人的秦舞阳只能汗出如浆两股战战。前者是千古剑客,后者不过一介屠夫。

“剑”到了一定程度,便超越生死、甚至超越“武学”,而成为了一种“道”。

剑,道!

年青人屹立不动。

剑不能折。他不能屈!

剑皇的眼中掠过一丝激赏。

徐徐道:

“来者何人?”

年青人还是闭紧嘴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