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不死草(1/2)

第25章不死草

这种不做成材长得不咋样的落叶松最好的不是枝干根茎,而是现在手中的果子。

这种松子大而饱满,浑身有些猩红有带着一点黑色,一个个跟拳头一般大跟市面上现在主流那种红松的松子完全就是两个口感。

红松子便宜,个头细而长,最主要是分布广,好配置,在产量上有碾压落叶松的优势。

所以这些年来,很多打着正宗落叶松子的干果卖的畅销,结果一打开包装,才发现里头有以次充好的东西。

西南江城这儿不一样,虽然秋冬季节的干果未必有东北大小兴安岭那一带丰富多样,但轮松子的正宗程度,绝对是杠杠的。

当然,本地人挑选松子也很讲究,那就是绝不挑那种包转很好,尤其是产自外地的,那些都不好。

真正让本地人觉得好吃好看,送礼也有面子的山货,那就是直接在集市上,挑选那种粒大饱满,原产在十万大山深处的落叶松。

落叶松针叶稀少且短,所以松果从一开花到结果,基本都是在阳光雨露下生长的,充足的光合作用,加上西南湿热的热带亚热带雨林环境,如此优渥的气候基础又为本地松子打响了名头。

这些年来,本地一些政要会见外宾,或者是本地这些企事业单位,一般都把这种本地特色的干果印上自己单位独有的标签,用来用作企业馈赠客户跟自己员工。

松子的价格通常是看年份的,野生松树产松子基本是每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

丰收的时候,产量是平时的一倍还多,价格也比平时低,一般非丰收年,市面上零售大概在上百元一斤,丰收的时候大概在三十多一斤。

今年是丰收年,估计价格会拉低不少,不过现在李大江首要考虑的不是价格,而是能收上来多少?

“成,今年秋季这山货,首先就是它了,有多少咱收多少?姐你跟我盯着工地,这边让大海哥跟三叔帮盯着就成,这样安排怎么样?”

“行,一切都听你的!”

王翠花带着一抹红霞,转身出后院洗漱去了。

完了给李大江做好晚饭,秋天的刺梨果也成熟了,院子里应该是胖大海帮着捡了不少,回头能弄上百斤包谷烧泡一起,大冬天就有国酒喝了。

帮李大江做晚饭,忙一阵王翠花就很自觉回自己家里去了。

一是她有些怵姚梦云随时盯上门,另外一件重要事,她也要回家收拾一阵。

把后院大灯打开,李大江抱着个手电筒,开始仔细巡查起自己后园子来。

院子里夏天的蔬菜基本都收完了,除了翻整好的一垄垄菜地,剩下就是杂草丛生的草药带,另外一些是新撒下的白菜萝卜秧苗。

大冬天的,无论天南地北,这两样蔬菜是少不了的。

尤其是白菜,这东西用来下火锅去油腥,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无论再油腻的锅底,碰上新洗好的白菜秧苗,一准的开胃提神,味道美极了。

十几斤的南瓜,长度足有半米的老冬瓜,一个个横七竖八躺在草药丛里。

李大江在一边检查的同时,也在检查起这些草药来。

草药园子,算起来也只属于他的私人禁区了。

李大江很奇怪,看着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草药园,自从自己接手以后,也就撒过几次洗澡水,没想到现在看脚下,拇指大小根茎的婆婆丁车前草,还有长高跟高粱一样的蓖麻子芦根这些,全都长势喜人,给人的震惊实在太大了。

再往里头走,他又看到了几样以前没见过,却同样长的很好的草药出来。

搜索脑海里的知识,神农本草经上记录的药材名字纷至沓来:

通草、马勃、红花、樟目、锦葵、木槿。

这些贵贱不一的草药或者树苗,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甚至还有两株尤为稀少,甚至可以说是快要灭绝的八角莲、三步跳。

“这些草药都是怎么冒出来的?”

大干疑惑之间,李大江小心翼翼看着脚下,刚挪动步子,突然脚下冒出一样绵柔,看着像是鹿茸,却又是两株植株,有些像蕨类植物,但却完全不一样。

“这是什么鬼?”

仔细蹲下身来,把手仔细抚在上头,一股暖洋洋,摸着毛茸茸的触感瞬间传来。

“不死草,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曰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

不死草,也叫,养神芝,传说中服用后能令人长生,人死后三天以内服用它就能复活的仙草。

“怎么可能?这是上古传说,可能是真的吗”

李大江摇晃着脑袋,如论如何是不可能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死草。

即使它是不死草,那也不可能有那么夸张的功效吧!

“人死还能复生?这都成玄幻灵异故事了,太扯了。”

一边喃喃自语,再仔细重新回顾一遍关于不死草的记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