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收视不过1!(第三更)(1/2)

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无论土地大舞台还是齐林社,或者笑声工厂大家都没去过,而现在,通过镜头看到剧场里面的场景,大家都感觉非常新奇。有些狗仔做的的确过分,但其实说白了,都是由市场做决定的,如果没人喜欢看,他们至于冒着被报警甚至挨打的风险去偷拍?除非吃饱了撑的!

王翰林来头也不小,隶属于央视文艺中心,这个地方很多观众都从央视看到过不少次,倒也不像周星他们三家剧场那么稀奇。

倒是方宁太的天顺曲艺社,只在冀省出名,外地观众知道的并不多。

这些都属于花絮,但却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颇有窥探隐秘的感觉,让他们都不舍得换台,比平日里光看那些照片新闻过瘾多了。

而此刻,李森跟杨浩都皱起眉头,因为当初他们只看过现场演出,这些幕后花絮都没看过,哪知道周星和卢金山把这些都整合进来,关键是连他们自己都看的津津有味。

“赶紧问问他们现在收视率多少了!”李森立刻转头,朝助理道,心里没来由的涌上一种危机感。

片刻后,助理挂断电话,早就迫不及待的李森盯着他道:“多少?”

助理笑了笑,道:“现在已经过去十分钟了,他们的收视率只有086,距离破1还早着呢!”

李森顿时松了口气。

虽说正式竟演还没到,但看现在的情况,到时候高也高不到哪儿去。

毕竟起始收视摆在那里,基数不高,再怎么爆发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冲击力,就像一个人平时能举起五十公斤的东西,拼尽全力说不定能举起六七十公斤,但如果让他翻一倍,举起一百公斤,根本不可能。

周五晚上虽说比工作日收视率高一些,但跟春节、元宵节相比还是差了太多,这就是基数,比如梦想秀起始基数是1,增加60%就能到16,而喜剧人起始08,增加60%,也只不过到128,就是这个原因。

杨浩当然明白这点,听完也笑了起来:“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已经破1了呢。”

李森沉吟道:“他们录节目的时候咱也看了,那些节目的确不错,再加上这些花絮,第一期破1是迟早的事情,就看正式演出后收视率能到多少,尤其是周星表演的时候,他的表演绝对是焦点,收视峰值肯定也会在他那个时间段。”

杨浩点了点头:“那就拭目以待吧。”

……

在对各组喜剧人‘追根溯源’的时候,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介绍,包括方宁太的相声小品大赛季军,以及相声组冠军等等头衔,都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明白,节目组找来的每一组喜剧人,都身经百战,有非常强的实力,并不是媒体评价的那样不堪。

毕竟对于观众来说,不可能每一个人都了解五组喜剧人的成就,即使最出名的王翰林,大家也只知道他参加过很多届春晚,这些年渐渐过气了,但却并不知道,他平时还表演话剧,在话剧界也有不低的人气,甚至还获得过话剧表演国家级奖项。

至于采访,这一部分都有作秀的成分,一方面夸对手很强,抬高整体的档次,另一方面也表示自己带着精彩的作品过来,全力以赴争取第一,让观众看得激动不已。

对于观众来说,素人的选秀比赛看得太多,但明星间的比赛还真是第一回看,自然大感新鲜。

而此时,电视屏幕里。

播放完了竟演嘉宾的采访,观众以为这就要开始了,但让众人没想到的是,镜头一转,出现在江南卫视大门口,看场景就明白这是现场观众在排队入场。

与此同时,画面上出现一行字:竟演前一小时!

通过细节的展示,电视机前的观众发现,连现场的五百位观众也是按照年龄来分布的,比如二十岁以下一队,二十到三十一队,三十到四十一队等等。

这种做法,让观众再次感受到节目组为了保证公平的用心,自然夸赞不已。

当然,也有很多周星的粉丝笑个不停:“看来周星为了不背黑锅,也是拼了,心疼三秒哈哈哈哈。”

此时的背景音乐节奏也变得激进起来,让观众感受到好戏来临的紧迫感,尤其是看到前面这些画面,让他们对这个节目更加期待了。

快镜头展示了观众进场的穿梭黑影后,画面一黑,蹦出六个大字:竟演前五分钟!

观众精神一振,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视,呼吸都变得紧张起来。

随后,依然是快镜头的观众在座位上坐好,同时穿插着后台以及现场工作人员准备就绪的场景,这种气氛的营造看到观众眼里,包括那些资深制作人都看得双眼一亮。

就在这时,电视里接连传来对讲机的声音:

“主持人高兴准备入场!”

“请各组竟演演员就位!”

“现在开始倒计时:5、4、3、2、1”

随着声音,电视画面不断闪过各组喜剧人或互相打气,或紧紧盯着自己休息间电视的画面,最后回到第一组喜剧人王翰林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