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曲阳卞京(2/2)

了。

谢沛来赈灾之时,分到曲阳县的粮食实是太有限。

那些察言观的其余官员一看原先不受王猛待见,而他们原先也多少对他有过冷嘲热讽的卞京如今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突然升位为他们直接上级,忙过来阿谀奉承,唯恐卞大人会给自己什么小鞋。

卞京不骄不躁,一一回绝,对着十几个县的县令说道:“各位大人,本官承蒙皇上厚爱,今日被委于重任,本官必将鞠躬尽瘁,与各位大人携手治理好蜀州,以报皇恩浩。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将蜀州目前的灾降到最低,还位各位大人,能在各自的任上尽心尽责,尽快让我们的百姓渡过这次难关。”

下面十余众人忙喏喏回道:“谨遵大人教诲!”

人群雀跃,纷纷奔走相告,无不对皇上任卞京为刺史大人拍手称快!

蜀州是个烫手的山芋,晋麒自然不会再派自己的人去任什么刺史,故对于陈帝下旨任一个原本就毫不起眼的县令为刺史时,他虽到后来才知道,却也难得的未说什么,也自然没有放在心上,哼哼一笑“不过千疮百孔而已”后便弃之一边,蜀州如同被他丢弃的废弃物般不再理会。

其他县的县令虽然对卞京不是十分了解,但以往他为何不受王猛待见却是清楚的很,故而,各个暂时收敛了锋芒,一时之间,十余个县对于此次的振灾之事倒也尽心尽责。

只是蜀州地界难民众多,有两三万之众,再加上疾病肆意,整个蜀州,比原本想象的更是要难上十倍百倍,各种烧杀抢掠,打砸滋事无不时时发生,百姓们苦不堪言。那些商家的老板更是紧紧将铺子锁死,整个蜀州一片萧条。这样的事使得祁云山与张元二人着实头痛了,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但如果派兵镇压却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何况那些都是难民,如何杜绝这样事发生,如何让他们回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去,已是个十分严峻的,摆在桌面上,必须要解决的事了。

二人在卞京的陪同下,一巡访过去,只见道两旁萧条的景象触目惊心,哪还有昔日半点繁荣的形。

到都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穿着单薄瘦弱的孩童,一看就是久未吃过饱饭而导致的营养不。

张元和祁云山二人见此惨状,心都是极度的压抑。

张元问向边上的新任蜀州刺吏卞京道:“如今春耕虽已过去了两个月,但现下再播下种子对于农收影响应该不算太大吧?”

卞京忙道:“回张大人,张大人有所不知,春耕秋收,本是自然规律,而今年因气候异常,导致百姓颗粒无收不说,原本种下去的稻田均被淹死。若仍要种下水稻等农作物,只怕到秋收之际,仍无多大收成。依下官看,此时不如改种玉蜀黍,再加之粟米,定能让百姓安然度过冬季,秋未之际再种下小麦,来年春天种下水稻。如此,方能缓解今年的这场大灾能。”

祁老将军长叹一声道:“没想到一次洪灾,竟让百姓要遭受两年苦难,死伤无数!天灾焉如此不尽人,人祸又岂能得民心啊!”

张元的脸亦是很不好,他心悲痛之下说道:“所以像谢沛和王猛等贪官污吏人才会激起民愤。皇上此次真是极明智,借此机会一并铲除此等蛀虫!”

卞京道:“而今晋麒之党把持朝政,只会将大陈几百万百姓带入无尽的痛苦深渊。周边四已经在慢慢崛起,若是皇上此番还未想到要夺回政权,那大陈离亡之日便不远了。可是他晋麒枉为首辅大臣,一心沉于政权中心,却不知,在他自己的核心之,早被蛀空!”

张元与祁云山二人不竟一震,他们未曾想到,卞京竟有如此见地,忙道:“卞大人对当今朝局洞察入微,我等实是佩服!”

卞京哈哈一笑,可随即面却已黯淡下来道:“下官只是久在地方上,看到民生凋零,百姓苛税繁重,经济萧条,焉能不痛心疾首!而当今胡族君却早已洞悉这一切,在与我大陈交界的周边城市,发出许多利好条件,使我大陈的百姓迁居胡族。好在,当今皇上,天命所归,从这一两年朝局来看,已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下官敢断定,帝王霸业早晚有一天必会回到皇上手中!”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