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后宫悠悠(1/2)

再过没多少时日便要过年了,整个大陈的皇宫与以往几年并没有任何不同之,务府和礼部刚忙完冬至祭祀的事,便又要匆匆忙忙地准备年宴的一切事宜。

因为陈帝还没有子嗣,又加之先帝几个当未参与夺位的皇子除了惠王外先后被分封出去,如今硕大的皇宫中,除了晋贵妃、如嫔和妍嫔三位女子外,整个后宫极其萧条,全然没有先帝在时,子嗣昌盛,人员繁多的景象。

所以,如今最让晋麒头痛的不是这些朝堂之上的事,而是后宫,是那位进宫已经四年,却至今仍无所出的女儿晋楚怀。

那日晌午时分,冬日里暖阳阳的太阳照射进花园的榭居亭里,四周梅花点点,阵阵幽香时时扑鼻,在这样的冬日里,泡上一壶好茶,再放上三两盘点心,随手拿起一本唐诗或宋词细细读来,别有一番境意。

而在这里,大陈的那位年轻皇帝此时便如此享受着,不过他手中捧的并不是什么唐诗宋词,而是那本厚厚的史记,既然已经翻了无数遍。

肖公公知道陈帝的喜好,所以让人细细抄录了数本,一本翻旧了,便换上一本。

而这时的肖公公便命膳房做了数样点心一一摆到石桌上,不过因冬日极冷,石椅上早已让人辅上了厚厚一层羊软垫,在石桌的一侧,碳火烧得通红,虽时时有风进来,却反倒温暖至极,碳火上放着一把致的紫砂水壶,水壶上通体刻着万年青竹和富贵杜丹。

此时,水壶里的水许是开了,呲呲往外冒着热气,沸水亦扑腾起来,滴到烧火的碳上,发出“呲~呲~”的几声响,肖公公并不急着将水壶拎起,反倒是让他沸腾了片刻才慢悠悠的两指一并,小心翼翼地提起壶来,微笑着将沸水倒在茶杯上,不过照例,第一杯是要倒掉的,如此浇了一圈,才一手轻轻拿起一小杯茶放到陈帝前面,“皇上,新茶煮好了,您且慢用着!”

陈帝微微点了点头,待凉了片刻后,方一手提起,全数倒入口中,他深知肖公公煮茶手艺娴,煮出来的茶芳香四溢,轻呡一口,回味无穷。他虽从小生长在宫中,但五岁之前,不要说品茶了,就连白水有时也不能饱饱地喝上几杯,所以对茶,他并不讲究,只知入口唇齿留香,入喉清凉舒畅而已。

待陈帝一杯喝完,肖公公又端来一杯。

如此冬日暖阳的午后,本是极倦意的,但这样的倦意时光总不会太久。

因此,此时从花园的入品有一位小太监急急朝陈帝所在的地方奔来。

“皇上,首辅大人求见!”从花园门口急急奔在前面的小太监低头道。

陈帝低头看着书的双眉微微皱了皱,如斯好的午后便要泡汤了,低头道:“请他过来吧!”

小太监方一回身,便已见到晋麒大踏步跟着他过来,“老臣参见皇上!”

陈帝放下手中书忙道:“丈,请坐!”

晋麒并不气,一甩衣襟一屁股便在陈帝的对面坐了下来,看了眼陈帝放下的书道:“皇上如此钟爱《史记》吗?每回老臣看到,皇上手中总捧着这本书!”

陈帝微微笑了笑,将手中书递到身后的肖公公后道:“没谈不上什么钟爱不钟爱的,书库里的书也无非就那几种,小时候看得多了,许久未翻过《史记》,只不过想起来,翻上几页罢了!”

“哦?老臣可是听说,肖公公让监们抄拓了好几本呢!”

肖公公忙弯了弯腰笑道:“侯爷这是取笑老奴呢!老奴私下里收了几个义子,又恨他们不识字,所以让人抄写了几份,不识得的地方,老奴也好请教请教皇上呢!”

这样的说词晋麒自然不信,不过陈帝却笑着指了指肖公公道:“肖玦这是在帮朕说话呢,你么谁人不知,除了小印子一个徒弟外,哪还收过什么义子。只不过朕每次看书时,总有个喜好,看吃点点心喝点茶水,所以难免不小心便将书给弄污了,肖玦心细,便让人多抄了几本,也免得朕每次总拿着那本油渍渍的书罢了!”

晋麒笑了笑,并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下去,“皇上,新年在即,至于年宴如何安排,想必务府和礼部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这些原也是从大陈开起便传下来的,要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都有先例可循,况且礼部的尚书已做这些事多年,当无需朕多操心什么!”

“只是……皇上,后宫冷清,子嗣萧条……”

陈帝轻轻叹息一声,“是啊,朕也很是着急,所以让这段时间让周荣时时来承德殿,看是否问题出在朕的身上,只是周荣细看之后,反倒说朕身体强健,并无什么不妥!”

晋麒点了点头,看来晋冲向他所说的并没什么错,“至于贵妃楚怀,老臣也听太医们说起过,说她体质过阴。但是,身为大陈的后宫嫔妃,没有子嗣实则不该,老臣记得,先帝在皇上这个年纪的时候,膝下已有皇子三位,公子两位!”

“父皇福厚,岂是朕能有的!”

“皇上,天家子嗣是否昌盛关系家命脉!虽然我大陈在这几年力日益强大,但周边小虎之心不可不顾!”这番话说来,陈帝和肖公公的心里自然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