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苗军来袭(1/2)

惠王苦笑道:“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今日所说的这番话皆因这几天濒临死亡有感而,自肺腑,句句是真。? ? 先帝临终之前,亲口传位于十二皇子文志祯,又怎还会留有什么遗诏,这遗诏是我与晋麒二人谋划,当时我手握三十万雄兵,皇弟虽知我手中遗诏是假,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你们诸位,他仍将皇位让于我,单就这份大义,我文志礼这一生也难望其项背。你们一直不明白朕为何不入太庙,就算前几日太庙失火亦不去,不是不去,而是不敢,朕这皇位得来明不正言不顺,直到今日朕方悔悟,好在为时不晚。”

“苗人狼子野心,不甘只单单要这五座城池便罢了,他们甚至提出要将我大陈半壁江山割让,所以朕才会将他们的雪灵公主斩,也是为了弥补朕之前犯下的大错!朕明白,此番之举,必然令苗王大怒,他会举全国之兵力兵大陈,幸运的是朕还有如祁步君、胡令云、王银振、谢钢茂、邓维毅等大将军和千千万万大陈的士卒愿为朕讨伐苗贼!”

说了这许多的话,惠王已是感到极为吃力,连连呵,呵的大喘着粗气,刘庆忙道:“皇上,您歇一歇吧。”

惠王推开刘庆的手道:“不,今日朕要将这些事情全部交代清楚,否则,黄泉之下,无脸见先帝和大陈的列祖列宗。”

他从怀中取出明黄圣旨,颤薇薇展开道:“遗诏朕已拟好,朕驾崩之后,传位于文清王文志祯,望诸卿能如协助朕一般协助文清王殿下。小印子,宣旨吧!”

小印子上前毕恭毕敬从惠王手中接过圣旨,大声念道:“文清王文志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诏告天下。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臣等遵旨!”黑压压的人跪了一地,今日生的事他们虽然大骇,却知只有文清王方能带领整个大陈昌盛。

小印子圣旨方念毕,惠王嘴角上扬轻轻而笑,然双眼却慢慢闭上。

“皇上……皇上……”惠王的手无力地垂了下去。

“哐……哐……哐……”二十余记国丧大钟敲响,巨大的钟声萦绕于整个皇宫之中,亦萦绕在整个京城之中。

整个京城的人均停下了脚步,停下自己手的事情,往皇宫方向望去。

三天之后,国丧大礼,皇帝的灵柩缓缓自宫中被抬出,百志祯登基再次为帝。

当祁步君手中的皮鞭一记一记敲在汉白玉的台阶之上的时候,钟声响起,文志祯着龙袍带龙冠缓缓登上皇位,转身,双手掀起龙袍后衣襟,稳稳坐下。

皇宫之内,从大殿到殿外,“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如洪的声音响彻整个皇宫内外。

京城百姓,整个大陈的百姓欢呼雀跃,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大陈国必将昌盛!

两日之后,随着文志祯登基的消息传遍,西域、突厥与胡族三个战败国送来贺礼,同时亦送来了愿永远附属于陈国的国书。

如此,这三个周边小国便成了大陈的附地。

十日之后,胡令云亲自前往宁丰接昔日的妍嫔竹绮和静嫔静宁二人。

然,静宁却死活不肯随胡令云等人回京,胡令云无奈之下只得先带着妍嫔竹绮先行回京。

事后方知,原来是曾绍岭在昌州之时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胡令云气得直接冲到了曾绍岭的府上,一把将他从书房里揪了出去,劈手就是一掌,只把曾绍岭打得嘴角流血,眼冒金星,但无人敢出来阻拦。

因惠王的推荐,曾绍岭此刻已被陈帝文志祯命为当朝二品兵部尚书,他亦没有辜负惠王和文志祯的信任,对兵部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此刻虽被胡令云狠狠地揍了一顿,却无半分怨言,“是我的错,我当初不应该说这样的话。”

胡令云气道:“这些话你不要和我说,你自己去和皇上说去!”

曾绍岭本想等静嫔回京之后,当面向她请罪,却没想到这样的机会也未给他,他自知自己犯下大错,立即便前往皇宫向文志祯负荆请罪。

到宫中的时候,文志祯正在御书房里,一年半时间未接触这些事情,而哈赛尔更是从未真正用心治理大陈,导致他方登基不久,如羽片般的奏章便从四面志祯听到动静,忙抬头来,一见曾绍岭如此,吓了一跳,立即放下手中狼毫来到曾绍岭面前,扶他起身,却被曾绍岭给拒绝。

“皇上,静嫔娘娘不肯随胡将军回京,一切皆是微臣的错,当日在昌州之时,是微臣说了不该说的话。”

“这不怪你!”文志祯扶曾绍岭起身道,“静宁的脾气朕再了解不过,若是她自己想通的事情,不用你们去请,她自己一人便会回来,若是没有想通,就是朕去接她,她亦不会随朕回京。这件事情,错不在你,也不在静宁,而在哈赛尔,你不必拿着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朕更不会拿着敌人的错来惩罚自己的贤臣。”

曾绍岭心下感动不已,“皇上……可若不是当初微臣多嘴,娘娘她……”

文志祯苦笑一声道:“你以为你不说,她心里就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