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无可挽回(2/3)


董份在心里暗想,也开始思索该如何应对当下局面。

魏广德貌似不愿意和他见面,要是贸贸然去了,可能更加丢脸。

这会儿,脾气发泄完了,董份也回归理智,开始思索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就算要找魏广德的麻烦,那也要秋后算账,先尽量把眼前这一关过了再说。

没有如同常人一般,费尽心思寻找办法针对魏广德,还是要主动示好,尽量化解和裕王府的矛盾才是当务之急,不过在心里已经给魏广德记上一笔。

“再派人登门?”

旋即,董份就摇摇头。

已经送过一次帖子,不能马上又派人去,这脸就丢大了。

“找个中间人?约魏广德喝酒见上一面?”

随即,董份就想到了主意。

你魏广德不是不想见我吗?

我就找个中间人,请你我一起赴宴,看你到时候什么反应。

董份心里有了主意,当下心中大定,随即开始思考这中间人该找谁来做。

首选,自然是礼部的官员最好,自己是他的顶头上司,好拿捏。

其次,最好要么是魏广德的同乡,或者就是他的同年。

这样的人,礼部里倒是有,还好几个,就是这些人官职都不大,自己该如何操作此事.

次日,托嘉靖皇帝惰政的福,官员们不用天没亮就起床上朝,只需要保证按时点卯即可,这让大家都可以多睡上一个时辰。

“吱呀呀”

厚重木门被推开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两扇朱红色大门被往里打开,门头牌匾上赫然是四个大字“通政使司”。

在门房清扫门前之时,一位位通政使司官员陆陆续续来到,纷纷在点卯册上签名,然后三三两两说笑着走进衙门。

不多时,一乘小轿就到了通政使司门前,随着轿夫压低前抬,从轿厢里一位青衣官员就钻了出来。

下轿后,略微整理下官服,就迈步走进了通政使司衙门。

在他走进去后,正在清扫两边的衙门差役还惊异的看了眼。

这么大清早,其他衙门的官老爷就跑到这里来,一般就是上弹劾奏疏的,想着赶在头一班送进内阁去。

若是别的,无关紧要的事儿,这些官员大多不会这么早来这里,而是先去自己的他们点卯后再来这里。

“不知道哪个倒霉蛋今天被弹劾。”

“有段时间没人来了。”

“管他的,一会儿里面就有消息传出来,瞎猜什么。”

几个人三言两语说着话,继续卖力的清扫地面。

没多久,刚刚进去的青衣官员又大踏步走出来,旁边等候的小轿马上就被抬到衙门口,等他上轿后,一溜烟就往皇城方向抬去。

这人,自然就是刑科给事中欧阳一敬,今日一大早就来到了通政使司,递上弹劾礼部尚书董份的奏疏。

在他离开通政使司正堂后,里面的官员就炸开了锅。

董份董尚书流年不利,刚升迁就被人弹劾,弹的还是和严家勾接的大罪。

万岁爷刚刚处死了严世番,现在就要再次对严党进行清洗了吗?

里面的官员一边按照程序登记奏疏,一边议论纷纷。

要说清洗严党,通政使司里面不少人或多或少都和严家有点关系。

要知道,这里是严嵩争夺朝中大权打下的第一个地盘。

当初,严世番在理清楚大明朝廷的运作程序后,给严嵩提的第一个必须拿下的衙门,就是这通政使司。

毕竟是交通内外朝的地方,外间有风吹草动,通政使司无疑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地方。

对严家不利的奏疏,通政使司完全可以拖上半天再送入内阁,这样他们就有了时间研究对策,收拾首尾。

“不会吧,以前好像只是看到过董大人往严家送礼,那时候谁不给严家送东西,应该不是要清洗严家党羽才是。”

说道清洗严党,无疑是让京城大小官员们最谈虎色变的话题。

有几个京官没跟严家送过礼物的,就连裕王、徐首辅都送过,他们也是严党?

“这个叫欧阳一敬的,不是就弹劾董尚书和严家那些勾当,哎哟,对了,说的是董份收严家的钱,不是他给严家送钱。”

终于,有人发现欧阳一敬奏疏里的内容,和他们习惯性想当然的不同。

好吧,只要提到严家,一般人总会想到给严家送金银财宝,第一次看到有人被弹劾,理由是收了严家的好处。

“那这董尚书胆子够大的啊,收钱,八成就是想救严世番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