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入贡院(2/3)

私下了达成了协议,这会儿已经在隆庆皇帝面前一唱一和的,以暂代的方式瓜分李芳的权利。

对于涉及宫庭的消息和反应速度,外臣始终是比不过他们这些内臣,而且所谓的大太监,大多都是由翰林官在内书堂一手教出来的,许多人的学识也是丝毫不比进士差,甚至更胜一筹。

这,也是明朝中后期,皇帝经常选择由宦官压制朝堂的原因。

当然,魏忠贤等少数太监例外。

酒席最后,即将散场之时,魏广德忽然问起册立皇太子一事,内阁怎么票拟的。

“上午这事儿我们商量了,肯定是支持态度,高子象时机抓的很好。”

魏广德点点头,看来内阁对宫里陈皇后不受宠一事也都一清二楚。

走到雅间门前时,陈以勤忽然又站住,一下子堵住大门。

魏广德惊讶之时,耳中就听到陈以勤开口说道:“其实,知道了李芳这事儿,我最担心的还是陛下有心废后。”

魏广德不由得张大嘴巴,这事儿他还没往这方面想过,因为记忆力对隆庆皇帝的印象不深,可不知道这位皇帝到底做没做这事儿。

不过陈皇后今日的局面,其实就是和李芳相似,因为劝谏让皇帝不高兴,所以才被迫搬离坤宁宫移居别宫。

如果没有李芳这事儿,陈以勤也想不到此事,可既然跟随皇帝多年的太监说罚就罚,那陈皇后的命运也就变得不可捉摸起来。

但是皇后始终是国母,不管隆庆皇帝喜不喜欢,那都是先帝选定的继室,只要没有大错,就不应该被废,否则很容易导致后宫纷乱。

何况,陈皇后的作派,裕袛旧人没人说不好的。

隆庆皇帝要纳多少妃嫔,外臣们真管不着,可只是皇后一事,外臣还真说得上话。

“逸甫兄,此时大可放心,就算拼着官不做了,也断不能让陛下如此作为。”

魏广德开口说道。

陈以勤先是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叹口气这才推门而出。

魏广德也是摇着头,跟着出来雅间,回礼部衙门去了。

回到礼部不久,魏广德又带着一大群官员前往顺天府贡院检查,虽然没定今科主考,可魏广德知道自己被选中的概率很大,所以对此事格外上心,亲力亲为。

要知道,开考之后半个月,他都不能离开贡院,而且是从下旨之日起他就要住进去,直到张榜。

第二日,魏广德还没得到陈以勤的消息,不过不好的预感已经产生。

只不过这个时候,礼部官员齐聚正堂接旨。

礼部请求册立皇太子一事,隆庆皇帝同意了,下旨命礼部操办,择日具仪以闻。

到了下午,陈以勤依旧没有联系魏广德,他已经绝望了,知道李芳事不可为,否则陈以勤不会用这种方式应付。

若是有好消息,陈以勤昨晚就会派人知会他才是。

冯保

魏广德不由再次想到这个名字。

第三日,皇帝加恩辅臣及旧讲官的旨意发出。

大学士徐阶荫一子为尚宝司司丞,李春芳加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食正一品俸,陈以勤少傅兼太子太傅,张居正少保兼太子太保,各赐衣一袭,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魏广德吏部尚书,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殷士儋升礼部尚书仍掌原事

以徐阶为首,所以受恩官员具上疏请辞免,上俱优诏褒答不允。

因为册立东宫已定,满朝大臣纷纷上表称贺毕,即诣文华殿上笺贺皇太子典,玺官陈设太子座于殿中。

不过就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魏广德被高仪从贡院中叫回。

进入高仪值房,两人寒暄后,高仪就直入主题道:“善贷,今日我观册立太子仪注,发现多处不妥。”

“竟有此事?”

魏广德狐疑,仪注这东西,都是照抄以前的册立仪式,按说不该有不妥之处才是。

“嘉靖十五年东宫就已经易黄瓦,那时先帝也在文华殿设宝座。”

高仪说道。

被他一提醒,魏广德也立时醒悟过来。

和后世人们看到紫禁城不同,满清那时候把几乎整个皇宫都覆盖了黄瓦,以示尊贵,可在大明朝不是这样。

只有皇帝、皇后寝宫,以及三大殿等一些皇帝活动的宫殿才能用黄瓦,而其他宫殿则是绿瓦,这是为了避免僭越之嫌。

绿瓦红墙一词就由此而来。

永乐十八年紫禁城落成之时,文华殿位于奉天殿东侧,与南京大内的文华殿一样,它也为东宫辅政之用。

文华殿位于文华门北侧,坐北朝南,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