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钞关(3/3)

因为商人需要宝钞在钞关抵税,所以多多少少还能换点东西。

而最初,钞关是都察院专设的钞关御史管理,正统年间才转到户部,各钞关由户部派出主事管理,而钞关所征税银大多进了皇帝内帑。

不过到了嘉靖朝,户部财政紧张,于是多次和嘉靖皇帝争论后,终于在嘉靖二十七年和嘉靖皇帝达成一致,那就是对半分配钞关所得。

不过自始至终,钞关都是由文官在管理,内廷并没有插手其中。

至于管理钞关,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一颗摇钱树,特别是苏州钞关,即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浒墅关,更是成为全国税额最高的钞关,成为了北京户部的摇钱树。

嘉靖后期,每当京官发不出俸禄的时候,就是钞关的银子顶上,有时候甚至要暂借本该归入内帑的银子,之后再归还。

虽然现在已经到隆庆朝,可朝廷的财政并未好转,所以真让皇帝派出内臣监管,这钞关的银子可就不好挪用了。

“陛下,钞关设立之初,一直都是户部在管理,也管理的好好的,怕是没必要再派内臣监督。

对于郑大经所奏之事,臣以为可以在都察院重设‘钞关御史’,监察各地钞关,平日由地方府县派人监督即可。”

这个时候魏广德顾不得说钞关距离府县远近了,地方官员劳苦的话,先把皇帝派内臣插手钞关的念头打消是第一要务。

“这样啊。”

隆庆皇帝随口说了句,“那你把这奏疏带回内阁,由内阁召集户部和都察院商议一下,列出章程交上来。”

隆庆皇帝交代完后,看无事就让魏广德退出乾清宫。

看着魏广德离开,隆庆皇帝坐在御座上半晌,才开口吩咐道:“传陈洪来见朕,他说捣鼓好玩的东西,怎么这么久了还没有送过来。”

而魏广德当然不知道他离开后的事儿,就算知道了也绝不会知道皇帝的念头,因为此事他从未对人提起。

魏广德带着奏疏回了内阁,没有回自己值房,而是直接去了首辅李春芳那里,把隆庆皇帝交代的事儿详细告知了他。

看完郑大经的奏疏,李春芳就是皱眉。

魏广德知道,肯定和他一样的心思,埋怨郑大经多事,玩什么直送御前。

若是在皇帝看到前,他们还能在票拟上做做手脚,遮掩过去。

可现在皇帝单独拿出来和他说,显然是注意到此事了。

“估计陛下对于岁末户部挪用关税不满,所以才有了派遣内臣的打算。”

魏广德直言道,他知道今天可能令皇帝不快,可也没办法,谁叫他是文官。

“你觉得如何定夺合适?”

李春芳没有马上召集旁人议事,而是问道。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