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钱人来了!(2/2)

信你会无缘无故的开仓放粮,他们更愿意接受依靠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和家人吃饱饭。”糜竺一波透彻的分析,周瑜直接将赈灾的想法给掐死在了摇篮中。

不过闻渡可是非常开心的,掏了这么多的粮食,创造的却是一点点的利润,直接亏出奥利给来了,四十万有手有脚能动弹的活人,随便动一动就是利润的爆发呀!

“嗯,子仲说的非常有道理,我建议咱们还是以工代赈吧,直接叫他们过来工作,钱粮就按照一日一结,有盼头才能有搞头,让他们看见我们的诚意才能往下进行。

让他们吃自己劳动换来的粮食,总比吃赈灾粮有底气的多,虽说赈灾是高位者的义务,但你干活、我给钱不是更合理?顺道还能刺激一下商业,让他们都赚点小钱,不是更容易拉进距离的方式吗?”

反正现在汉朝的名声、威望也就那样了,再坏又能坏到哪去?还不如抓住机会,给孙坚造一波名声来的划算。

虽说这听起来是跟饭圈差不多,但前提是可以让食不果腹的人民群众吃上饭、赚到钱呐,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给他们工作,让他们修建房屋、加固城墙,垦荒种粮。给他们饭吃、让他们赚钱,完事之后如果有想法,自己还可以买,要是钱不够,那就先交个定金,然后每个月赚到的工资,扣出一成来上交,如果当月有特殊原因,无法上交的,只要理由合理,那当月就可以翻过去,等到下个月再继续,以此类推,直到将所欠金额全部还上,到时候出了地契之外,我们再给他们颁发一个房产证,以此来证明他的房贷结束了,我们这边再登记一下。

除此之外还要雕刻一种专门用来盖章的印章,以此作为凭证,倘若有人假冒,直接砍头,杀鸡儆猴!”

抛出一招绝对可行的办法后,糜竺等人越想越是点头,随之就在一片“我支持”的赞同声中通过了这个提案。

“这个方法照葫芦画瓢,不正好可以用在田亩身上吗?”被吊起胃口的鲁肃,现在也来了精神:“垦荒之后,可以申请购买田地,但我们不收他们的钱,按照一户人头数,由官家赋予他们种地的权利,五成交税,一成做租借费用,耕种满三年,田地彻底归为他们名下,不用再交租借费用,只用交国税;耕种满六年,只需要上交四成国税;耕种满十年,只用上交三成,除了地契之外,再发一张田亩证,如此可行?”

“我觉得行”认真聆听的糜竺第一个赞成:“如此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能让双方互惠互利。但我还有两点要补充,第一,耕牛和种子也是一笔开销,我估计他们很难能凑出来,所以我想着帮他们把这俩方面都给搞定,当然是用我的钱,以孙将军的名义发出去,如此定能在人民之中树立起一个爱民如子的优秀形象。

第二,以人头数分配亩数的办法需要加一条,每家每户最多只能拿五十亩,防止有熟人串通,故意骗田亩。”

要是这样,人口也需要同时进行普查、登记造册……”

鲁肃与糜竺二人是越聊越投机,就像是完全没忘记了旁边还有三人在。

对于他们二人能这么有共同话题,说真的是挺出乎闻渡意料的,毕竟虽说二人都是豪强,但历史上也完全没有过交集,一个在江东,另一个在蜀中,这一次碰面这能说是历史改变的结果,却意外的很对彼此的胃口。

糜竺不因为自己身处在政治层面的末端而感觉卑微,鲁肃也没有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这位商贾,就是非常纯粹聊上瘾了,导致闻渡都在猜测莫非这二人前生是夫妻?

坐在对面的孙坚则是在“炮火连天”中露出一丝惊慌感,射过来的眼神就像在询问“我怎么插不上话?”

可惜这个问题闻渡也没辙,毕竟他自己也参与不进去啊……

:写作不易,还望各位衣食父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点点收藏,拜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