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正轨(1/2)
正是由于吃足了秦风的苦,冈村宁次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就算看穿了秦风的意图,他也不敢轻易冒进,哪怕选择顺带袭击北面的新四军,然后一个师团再加上两个联队迅速撤往安全的黄山方向。
但秦风丝毫没有想到,冈村宁次这么做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在自己调动之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才会退而求其次,否则他的伤亡只怕会更大。
虽然此次战役秦风乃至是粟总,都败在了冈村宁次手里,但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因为日军第140师团的撤退,衢州暂时是安全了,在战略目的上来说,已经达到效果了。
战后的第二天,粟总的电文就来了,把此次战役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请求秦风责罚。
秦风当然不会这么没有气量,当即回电,将此次战役失败的原因分析清楚,责任在他秦风而不在粟总,让他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何况他们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在衢州与黄山这一广阔的区域,因为日军第140师团的撤退,暂时可以任和新四军肆意发展和巩固,也为衢州的稳定带来了新局面。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粟总再次发挥他们的优势,动员更多的老百姓加入防御工事的构筑,随着丽水基地运来大量的水泥、钢材,沿线的碉堡和钢筋水泥等永固工事,也开始鳞次栉比地出现在鹰潭与衢州这条长达数百里的防线上。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里,日军仿佛已经忘记了衢州、上饶和鹰潭这三座城市,居然没有再次展开任何军事行动,除了偶尔有侦察机从上空掠过,再无其他动静。
秦风当然也乐得如此,经过半个月的休整,大量的伤兵基本恢复,部队也算是完成了休整,征兵工作也在各地顺利展开,因为秦风治军严明,部队基本不会骚扰老百姓,还主动给予老百姓诸多照顾,比如控制物价飞涨、调来粮食应付青黄不接的粮荒等。三座城市也在秦风的治理下渐渐步入正轨。
因为日军在这里已经盘踞经年,造就了不少的亲日分子,而且基本上这些亲日分子都是城里、乡下的大户、财主,秦风对这些人可没有心慈手软,将他们家里洗劫一空不说,为祸乡里的财主恶霸尽数枪毙,他们的田产房屋全部没收,但秦风倒也没有将土改运动提前面世。一来自己目前的身份不适合做这件事情,二来现在国统区的经济还在这些有钱人手里,一旦自己实施土改,国统区必将人心大乱,造成不可收拾的慌乱。
事实上,真正能笼络住老百姓的,还真没有那种办法能超过土改,gcd只所以能快速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土改,穷人手里有了土地,就意味着他们子孙后代都能有口饱饭吃,这简直是解决了他们的百年生计,谁能不支持、不拥护,要是谁敢动他们的饭碗,提着把锄头他们铁定就会跟谁拼命。
也因为从这些大户和财主手里得到了大量的财物,秦风甚至不用动用丽水基地的金库老底,完全可以供应两个军的亏额军费、维持城市的日常经费,甚至给工事上的老百姓适当发点辛苦钱,以及定点定量给难民每天施两次粥,都有富余。
因为秦风从来不会克扣军饷,而且他们的部队都是按每月五块大洋足额发放的,还天天白面馒头大米饭管够,再加上秦风本身的名气和治军严明有目共睹,征兵处连续十几天来都是挤得爆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幸运,能成为军队的一员,有劣迹的、身体过于单薄的、甚至头脑不够灵活的,都被排除在外。
``````1939年10月底,冈村宁次因为数度败仗,引起了大本营强烈不满,被调回本土担任军事参议,算是坐上了冷板凳。新任第十一军司令官换上了阿南惟几中将,参谋长不变,依然是木下勇。大本营方面,东条英机提前上位,担任日本首相,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也被调回本土,担任陆军大臣。
日军大本营为统一指挥在中国关内各地的日军,配合汪精卫筹建伪政权的活动,在南京成立了以西尾寿造大将为司令官的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统一指挥日军华北方面军及所有在中国关内战场的部队。与此同时,日军华中派遣军撤销,由派遣军司令部直辖第十一军、第十三军。
因为在历次战役中,日军第十一军各师团均受损严重,尤其像第二师团这种常设精锐师团,基本只保存了建制,严格上来说已经不具备作战条件,所以日军大本营决定将华中地区的兵力进行大换血。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日军将华中地区受损的部队逐一撤回本土或是华北休整,第十一军全面换血。下辖第三师团、第四师团、第五师团、第十三师团、第三十四师团、第三十九师团、第四十师团、及混成旅团第十五、十八、二十旅团。
四个常设师团精锐师团、三个乙种师团,再加上三个混成旅团,总兵力达到二十三万之众,还不算汪伪政府的近十万伪军。
第十一军的作战范围囊括湘、浙、赣、鄂、豫、皖,但主要还是针对秦风的部队,其中第三师团、第四师团驻南昌至德安一线,第五师团驻景德镇,第十三师团驻黄山,其他师团和各混成旅团分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