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声猛然间的咳嗽(2/3)

没兴趣,也没耐心,更不想再吃苦。

从家乡小镇富人家的私塾,到西柚城里官府的学堂,再到京城的学宫,一步一个脚印。

如今吃苦入了内阁,被皇上青眼相加,练武早已无益,至于锦上添花的行头,慵懒至极。

听到答案的欧阳珣一脸可惜道:“天赐的武夫体质,不去练武?啧啧…可惜了可惜了。”

李太微笑笑不以为意。

宋衔清又在旁说了几句练剑与连棍的好处。

比如早年间有一青衫剑客,独自持剑行走江湖,迷掉不少青葱少女,到了京城,街道把那酒楼包裹着严严实实,有名的仙子,也青睐于他,青衫剑客潇潇洒洒了几十年。

又比如很久以前,有个长相颇似猴的道人,拿着一根金色棒子,硬是搅翻了整座天庭,大闹了地府,还擅改了掌控人间寿命的生死簿,玉皇大帝也奈何不得。

宋衔清讲故事得本事跟欧阳珣差不多,稍微好点的李太微也竖耳细听,至于说这时的欧阳珣,则闭眼沉思,气息薄弱,若不俯身贴胸听,就完全听不出呼吸声。

马夫宋晚歌心神疲惫,颠簸山路让他摇摇欲坠,脑袋晃来晃去,又强行打起精神,照看着前方道路。

恍惚间,他好像看见前方炊烟袅袅,隐约有稚童嘻笑打闹,宋晚歌揉了揉双眼,模糊景象逐渐变得真切,原来前方真的有一座村庄。

宋晚歌兴奋地转身说道:“爹,欧阳大人,前面好像有座村庄,我们用歇息一会吗?”

连夜的奔波,半个夜晚的停歇,即使是宋晚歌也有些累乏,身体再好,精神上的疲劳让他有些崩溃,虽说如今太阳高照,但撑不住的倦意猛然来袭。

欧阳珣看看眼中带着祈求的李太微,又看看不停摇头晃脑的宋晚歌,于是点头答应,离三敛城差不多有两天时日,可之前刺杀一事,也让

他决定迟去几日。

时间本就充裕,当初定好的十几天行程,是考虑到李太微未出过远门,好在三敛、罗望两座大城中多停留,好好欣赏路途上的风光。

对于这个在山中建立家园的村民们来说,过往的游人旅人很少,陌生的面孔很难见到,所以除了几个村中常年去山外交换物资的村长跟老黄头,其他人对这辆奢华马车,充满了浑身的好奇。

村长是个忠厚老实的汉子,常年耕作令他皮肤黝黑,而老黄头在村中岁数最高,威望也最高,所以经常与村长出去交换物资,有时也与村长商量村中一些大事。

老黄头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众人,就觉得那个佝偻老头身份定然高尚。

俊朗男子与中年汉子、加上个文弱书生,都是站在了佝偻老头的身后,不说恭敬如命,也是静静垂手而立。

奢华马车的到来,令整座村子的村民都前来围观,倒是马车旁的三人有些不好意思,而欧阳珣?枯瘦不害臊的脸庞看不出什么。

从庄稼地里才出来的村长,满头大汗,一手擦着汗,一边问道:“几位大老爷可有贵干?我是村长的村长。”

欧阳珣指着身后三人,说道:“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旅人,昨夜连夜奔波,在山中有些迷路,就想借宿贵村庄一晚。”

村长有些犹豫,转头看向身旁的老黄头。

老黄头提个大烟袋,吐出一口烟雾,才慢腾腾在村长耳边言语了几句。

村长认真想了想,正欲答应下来,毕竟村庄很久没来过外人了,相信这几个人的到来,不仅能让村民们高兴半天,自己与老黄头也能了解到外面如今的局势,听说番榴好像要跟蛮夷打起来了。

谁知村长话没出口,欧阳珣就习惯地掏出一颗银锭,挥了挥银锭,笑道:“不白住,我们付钱。”

村长大惊,就连周围的村民也一脸茫然,这人随意地就掏出了一个大银锭?

有些年老的村民甚至一辈子也没见过一颗银锭,所以很多村民对这伙外来人,心中都高看了一眼。

村长眼中显有喜意,突然身下沾有泥巴的衣角被人拉了一下,村长回望,看见老黄头微微摇头,眼神中似乎在阻止着自己,可那人手中拿的可是一颗银锭啊。

一番纠结下,村长抿着嘴唇说道:“几位大老爷,你们只是借宿一晚,当不起一颗银锭,更当不起一颗铜板,几位大老爷放心住就是。”

周围有人暗自愤慨,心中怒骂村长的矫情劲。

欧阳珣笑着收起银锭,周围村民眼神都收入眼中,笑着说道:“那就打扰贵村一晚。”

他指着身后几人说道:“这三位都是本家族亲,与我一样是平民百姓,叫不得大老爷一称。”

老黄头笑着说道:“那几位怎么称呼?”

老黄头笑起来脸上的褶子都是与欧阳珣有一拼,就是身高占了上风。

众人一一自我介绍。

村长也笑着介绍着这座村子,“村子里就我一个村长,这是德高望重的老黄叔,由于整座村子大多数人都姓黄,所以我们村就叫小黄村。”

欧阳珣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