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控制舆论(1/2)

“哎,不对啊郭大人,你可是朝廷命官,怎么能帮着别人说话。”

大家转头一看,刚才说话的大爷,正是之前的一位县太爷。

“什么大人不大人的,我已经告老还乡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郭大爷摸了摸自己头顶光亮的部分,慢悠悠的说道。

说完之后他吸了一口烟袋,先是把烟给吸进去,然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外吐烟圈儿,一看就知道是个熟手。

他一直都很喜欢抽烟袋,可以前当县令不能在公众场合抽,只能在家里偷偷的抽。

倒不是怕老百姓反对,老百姓又不能把他怎么样,主要是怕同行告状。

大靖的官员们,互相排挤的很厉害。

尤其是他这种寒门考出来的小县官,只要出一点岔子,就很容易被人家给拿下来。

如今不当这个县令了,总算可以站在大街上,自由自在的抽烟袋锅子了。

抽一口咕咚咕咚的冒烟,那叫一个舒坦。

郭大爷为何如此维护宋小川,因为他在任的时候,正好遇到了蝗灾。

当时要不是因为宋小川想出了火烧虫卵,和放鸭子吃蝗虫的方法,那年他们县的粮食就得歉收。

粮食一旦歉收,必然就得闹饥荒啊。

他所管辖的县城一旦闹起了饥荒,必然就会有同僚趁机弹劾他。

他姓郭的本来就没啥底子,那还不是一弹劾一个准。

如今他能够安安稳稳的混到退致仕(退休),可以说宋小川是功不可没的。

“郭大人说的对啊,现在没听说阿三国给咱朝廷送贡品了。”

“是啊,我也没听说了。如果有贡品的话,那些皇亲国戚早就拿出来嘚瑟了。”

“那吐蕃国的贡品呢,还有送吗?”

“好像也没了,没听说有送了。”

大家认真的一思考,才发现自从朝廷迁都到临安城后,外邦就再也没有来送贡品的了。

不过朝廷迁都临安城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躲到南方后。

不用再给突厥汗国以及西辽国,提供岁布和岁粮了。

因为这两个强大的敌国,跟朝廷之间隔着一整个北方地区呢。

即便是有什么事儿,也由端王爷和宋小川那边先顶着。

“嗨,这么一聊感觉,把地盘儿划分给宋王爷也不冤啊。”

“唉吆喂,您这就改口叫宋王爷了啊。”

“可不是嘛,人家都已经当上镇北王了,没直接称帝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宋王爷给面子,那也是给端王爷面子,跟咱大靖这位皇上没啥关系。”

“嘘,小点声,小心隔墙有耳。”

聊到这里,众人都收起了声。因为他们现在是在大街上,聊的话题太敏感,容易被别人举报。

朝廷迁都临安后,发生了几次不愉快的事情。

如今对于民间的舆论问题,控制的比较严格。

听到任何有损朝廷名誉的言论,都可以进行举报。

此事一经落实,被举报者就得关进大牢,举报者则是可以拿到赏金。

虽然大部分不愿意出卖自己的乡亲,但也有一些贪财的人,为了赏金举报自己的街坊邻居。

更有甚者,为了赏金连自己的亲爹都举报。

前不久甄三赌博输了钱被债主催急了,就把他爹给举报了。

原因是他爹在家抱怨过,说皇上来了临安城以后,临安就没消停过。

就这一句话,就把他爹给送进大牢去了。

甄三本来想着,这下自己应该能拿到赏金了。

结果官府那边,让他爹交三十两的罚金。拿到这三十两罚金,才能给甄三那三两的赏金。

若是官府拿不到赏金,不但甄三一文钱赏金没有,他爹还得在大牢里挨打。

最后没办法,他爹把房子和地都卖了,亲戚又给凑了凑,才将老人家保了出来。

甄三他爹出来以后,并没有责怪儿子。

而是跟邻居借了点白面和肉馅,给他包了一顿饺子。

“爹,总算是想开了,你要是早对我这么好,我何苦去举报你啊。”

甄三一看有饺子吃,高兴的手舞足蹈,想着必须得连干三大碗才行。

结果他第一碗还没吃完呢,就咣当一声倒在地上,鼻孔和嘴里都流出黑血,碗也摔碎了。

看到儿子死了,老人家也就放心了。

狠狠心的咬咬牙,把自己那碗饺子也给吃了下去,一会儿的工夫也毒发身亡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甄三他爹当晚是在饺子里放了砒霜,已经想好了要带着儿子一起走。

免的留下这个祸害,再去嚯嚯别人。

有了甄老爷子这个教训之后,人们以后在外面说话的时候,就变得小心多了,生怕被别人举报了。

不过像甄三这样,连自己家人都举报的败类,还是比较少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