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断锋(下)(2/2)

?”

“陛下一向斥责昔日东林党同伐异,排除异己,但若是把东林相干官员都驱逐出去,或是凡东林出身,一概不用,与党同伐异的东林,又有多大区别?”

朱由榔怔住,他知道王夫之的意思,也许他可以嫌弃这些自己不喜欢的“清流”江南官绅,但不称职的可以通过考核调任,犯错可以通过旨意申斥,为非作歹的可以罢官法办,但唯独不应该搞“xxx出身不能用”的一刀切!

从肇庆登基以来,朝廷风气焕然一新,自己禁止下面的臣工搞党争,搞排除异己,又怎么能自己率先破规矩呢????.iuai.om

王夫之这是在提醒他,此战之后,他这个天子手中的权柄已然无以复加,一言而断宪纲,可越是如此,就越要小心翼翼,历史上刚发迹时积极进取,结果手握大权后却胡乱作为的例子多的是。

想通后,朱由榔朝着王夫之正色拱手

“朕谢过爱卿赐教!”

王夫之连忙还礼

“臣不敢”

“那而农的意思是支持姜曰广入阁咯?”

王夫之斟酌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让姜学士入阁至少有三个好处。”

“其一,姜学士出身江西名门,令其入阁,可迅速收纳江西士绅之心,对于接下来接收各州府以及秋收、征兵等等事宜都有好处。”

朱由榔颔首,这一点确实,这年头的人地域观念很重,不然明末党争中也就不会分出什么齐党、楚党、浙党来了,能有一个江西出身的内阁学士对于安抚江西而言很有作用。

“其二,姜学士是南昌事变的主要策划人,能受此拔擢入阁,接下来攻略江南,便可以此为标杆,鼓励当年各路弘光、隆武旧臣,以及清虏治下官吏、士绅,只要能率州府来降,我朝廷自然不吝啬官位!”

闻言朱由榔踱了两步,有些迟疑

“可......”

王夫之见状解释道

“臣知道陛下心中所想,无非是怕这些投降反正而来的官员,其中不少是如金声桓那般贪鄙者,可陛下须得明白,成大事者,哪有这么多挑拣呢?先有其君而后有其臣,我听闻西军旧部当初风纪也不好,如今在陛下麾下两年,不也大为改观了吗?陛下自信能够以身作则,改变将士们的习气,怎么就没有信心改变区区千百官吏呢?”

“就算退一万步说,真要摒弃这些旧有官吏,那也是日后的事情,眼下,还是江南为首重!”

朱由榔沉默,王夫之说得不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历史上那些个贪官、奸臣难道一开始就是如此吗?换句话说。打个比方,秦桧屈膝求和,软骨头,难道只是他的问题吗?若在位的不是赵构,而是秦皇汉武,甚至于曹操刘备这种性子刚烈的枭雄,估计他秦桧立马就会变成天字第一号主战派。

同样的,明末党争习气难道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吗?文官各个都是司马懿,提前几十年就开始布局怎么架空皇帝,取大明而代之了?

归根到底,也是嘉靖、万历几朝,天子出于达到自己某些私人目的,有意纵容而已!否则真换成成祖、宣宗乃至于成化那一类皇帝,党争?也要能让你争得起来!

难道永乐、宣德朝的文官们觉悟就高,嘉靖、万历朝的觉悟就低,两者不是一个物种?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如是而已

同样的道理,朱由榔既然自信可以做一个明君,为什么却要害怕区区千百个“东林、复社余孽”或是降将降臣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更新,第91章 局势(上)免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