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乘胜追击,席卷湖广(1/2)

明军胜利了

无论用何种语言来夸耀,都不为过的胜利。

如果说,在过去的大半年内,朱由榔只是在历史既定的轨道内,稍稍推动了几个无关紧要的位置。

那么在这一刻开始,历史车轮将从此向真正未知的方向疾驰而去!

随着满清敬谨郡王尼堪被斩的消息从白石潭那边传来,整个桂北战场都进入了尾声。

此战若是从李定国南下,与孔有德交战算起,共歼灭清军六万人,而若是清军南下全州开始算的话,前后约十二万清兵被消灭在广西、湖南的广阔战场上。

清军统帅孔有德、尼堪被杀,其下还有续顺公沈志祥、梅勒章京屯泰、总兵李养性、马雄、全节、孙龙等一众高级将领授首,总兵王允成率部投降。

以及尚可喜、总兵张国柱被俘。(救兵尼堪所部被歼灭后,左翼清军彻底无援,清军总兵王允成见机率部投降,顺路将尚可喜、张国柱俘虏。)

再从地域上看,整个湖广的清军为之一空,几乎全省都沦为无主之地,明军在李定国的兵锋下,已经将长沙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划入明廷势力范围。

堵胤锡也正在积极向北面防守空虚的岳州拓展,可以说,此战之前,肇庆朝廷所处四面危机,随时可能被威胁攻灭的战略形势得到巨大缓解。

甚至还拥有了湖广这个西图川陕,东进江南,同时还能提供大量钱粮的进攻基地与财税大省。

桂林,简直就是肇庆朝廷的斯大林格勒!我们且称呼为“桂林格勒战役”吧(^▽^)。

朱由榔毕竟也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听到一份份捷报传来,可谓是喜形于色,恨不得仰天大笑。

李定国作为战役总指挥官,却没时间像天子那般无聊,而是开始组织打扫战场。

足足用了一天一夜,战果才初步统计出来。

总共约七万清军(含尼堪部),斩杀了一万七千余人,耿仲明拉走了四千多,还有一万余人溃散各地,目前还没找到,剩下约三万五千人全是俘虏。

其中既有跟着王允成等主动率部投降的,也有大军崩溃后,被动被俘的,还有战后搜山找出来的。

无论哪种,如何处置俘虏,很显然不属于李定国的职权范围,很快便交给了朱由榔定夺。

朱由榔思忖一阵,又参考了李定国、高一功、李过他们的意见,最后做出决定。

首先是主动投降的,诸如王允成等人,除了手中血债累累之辈,其余均不处置,只是将军官全部降一级而后随部队打散,分入各军。

其余都是战后被俘的,高级军官(千总以上),全部砍了,中下层军官,手中有血债的砍了,其余和士兵一同打散安置。

不过尚可喜还是要留着的,说不定以后还能做点其它文章。

至于怎么才算是血债?朱由榔干脆让王夫之拟定一篇诰文,以作为日后的投降、俘虏政策和对敌宣传。

中心内容是“三必杀”和“三不究”。

“三必杀”即,主动参与了屠杀百姓和战俘行为的必杀;主动叛变并直接造成了巨大损失的必杀;多次反叛降清左右横跳的必杀。

“三不究”则是,跟随上官被动投降的可以不追究;降清后没有太大恶行的可以不追究;所在地被占领之后降清的可以不追究。

拟成后昭告天下,日后再遇投降、俘虏的满清将佐、官吏均按照此原则进行处理。

其实在拟这份公告时,朱由榔心中也有着小算盘,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明年,也就是永历二年,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就会因为不满江西巡抚章于天排挤,愤而反清,届时这份告示也可安定起义军中下层军官的心。

当然,朱由榔并不打算放过金声桓这个反复无常,又参与过赣州屠城的小人。但该利用,还是要利用的嘛。

大军休整一天,打扫完战场之后,李定国当即建议,此时明军必须趁着大胜之势,湖广空虚,挥师北上,彻底解决湖广问题。否则时间一久,清军方面逐渐反应过来,做出应对可就晚了。

朱由榔自然从善如流,只是派出使者向肇庆报捷,而后亲率大军,挥师北上。

明军北上湖广是军事和战略意义的行动,而朱由榔跟着去,便能取得更大的政治与宣传效果。毕竟之前从甲申国难开始,都是清军追着大明天子跑,如今却突然来个大明天子亲率大军追着清兵跑,宣传效果简直爆棚。而且刚刚收复的湖广,也需要朱由榔这个天子去安抚布置。

七八万大军经由全州北上湖广,朱由榔下令将军中所有旗帜全部打出来,一眼望去浩浩荡荡,颇有王师气象。

凡过州县,均贴上安民告示和北伐大诰、降清旧吏处置公告。

数日后抵达衡州府休整,州中百姓士民见官军重回,涕泪满面,夹街相迎,朱由榔让各将严肃军纪,凡扰民者轻则杖责,重则斩首。周边各县闻讯,清军全军覆没,孔有德、尼堪授首的消息很快传遍湖广各地。

大军不在衡州多做停留,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