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好一座樊楼(2/2)


倪云,吕方带上两百多人,驾驶三条大船来到汴梁码头。发现这里的船只来来往往,商队络绎不绝。

交纳了停泊费用后,高价招募水手,船工的牌子耸立,收购五百料以上的船只,海船价格从优,各类物资大量收购,引得不少商队涌来。

货物在哪里贩卖不是卖呢!

另外一边,阮小五,郭盛两人带队,三百多人化作几支商队,隔开一段距离,上百辆大车并不显眼。

“我的个乖乖,这就是汴梁城?”

当队伍陆陆续续来到内城之后,几乎大多数人都有点发傻。东京人数密集,繁华程度超过他们的想象。叫卖的唱戏的耍把式的……,让人眼花缭乱。

若不是知道要去城西会合,初来乍到肯定手足无措。抵达坐落在城西的服装商铺,众人又忙碌起来。装修店面,把带过来的各款式衣袍摆上货架……

东华门外景明坊,御街北端,乃是汴梁城少有的几个热闹之地。因为这里有天下闻名的烟花场所,樊楼!

樊楼,最初是宋代商人们卖白矾的地方,所以一开始称之为“白矾楼”,后来因为聚集的人多了,就转变成了酒楼。酒楼其实并非一家,但人们误以为其老板姓樊,以讹传讹传开,白矾楼到白樊楼。

宋徽宗这个风流皇帝,在位时曾经几次把樊楼扩建,并改名为“丰乐楼”,不过樊楼的称呼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许多大家还是习惯于称之为樊楼。

“果然是个销金窟,老子他娘的站这么远都能闻到风尘味。”一处名为李家酒楼内,晁盖倚在二楼窗边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望着两条街外的建筑群。

他也没想到青草蛇李四带自己来的酒楼,就坐落在樊楼边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确是个好路段。

他也算见到历史上有名的建筑!

首先,樊楼高达三层,加上顶端凉亭有四层楼高。别以为三四层楼很矮,古人限于技术和财力等,基本不盖高楼,从“清明上河等名画也能发现,当时普遍是一二层楼,就连皇宫三层建筑也少。

其次,樊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朱门绣窗、古色古香、十分气派。飞桥栏槛,明暗相通,宾客影影绰绰。

整体建筑高低起伏,檐角交错,富丽堂皇,占据了大半条御街。集吃、喝、游、乐、购融为一体,是东京汴梁城中,乃至当代最繁华、最顶级的娱乐场所。只要肯花钱,霸气如帝王,快活似神仙。

这么好的去处价格不菲,多是达官显贵和风流才子留恋之地。曾经什么柳七郎,跟什么赵香香,徐冬冬玩得火热,傍着几个娼妓风流快活,才名远播。

吃软饭吃出了新高度,真乃楷模也!

“他娘的,地方好人又多,就是在做大做强后麻烦。”晁盖看着不少花枝招展的女子迎来送往客人,却是没有半点心思,摸着下巴皱眉深思。

在这家酒楼虎口夺食赚钱是小事,如何打探消息他是重中之重。朱富处事圆滑,人也比较机灵聪明,忠心耿耿。

按理来说能够担当重任,奈何在小地方呆了这么多年,见识不足,又不会玩,从长远来看并不合适。

见识不足影响是一连串的!

晁盖从繁华的街道上挪回视线,转过身来看向朱富和酒楼的东家,两人在酒店转悠,商谈收购事宜。

东家是个中年员外,中等身材,略胖头圆小黑胡,满脸堆笑,亲自端过点心又递茶,热情招待朱富:“朱员外,您看看咱家这店多好,店门大开便是闹市,地段最好不过,来的都是达官显贵,风流公子哥,老夫老喽,朱东家接手,肯定能财源……”

不愧是在东京城混了这么多年的老麻雀,只夸自家酒楼处处好,其他地方有也无,说的真好听啊!

朱富眼界终究不够开拓,生活圈子不同,只看到表面,耳根子又软被人这么一吹牛,惊喜溢于言表!

哎,天黑路滑,社会复杂,不会玩又不清楚道道!

晁盖看着这一幕苦笑,愈发渴求人才来投,共襄盛举!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