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五大计划,怀宁亲王叛变,二五仔之王(2/7)

  教育,基建,光是这两个都是天文数字。    这当中还没有补贴,毕竟想要人口增长,就必须要给予红利刺激。    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    不,不是大量。    是海量。    “每年五十万万两白银?”    “这怎么可能。”    众人惊呼,尤其是户部尚书顾言,二十万万两白银,虽然是保守收入,但往上估算,最多也就二十五万万两白银啊。    许清宵的意思,要增加一倍的收入。    这太夸张了。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想要达到每年五十万万两白银的税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王爷,这......有点强人所难啊。”    顾言开口,他望着许清宵。    虽然他巴不得能达到五十万万两白银,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不仅仅是他,众人都露出疑惑之色。    听起来很爽,但做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不过,他们更加清楚,许清宵既然敢说,自然有他的想法。    “顾尚书,本王知道,要让大魏做到年税收五十万万两白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请顾大人放心,许某既然敢开口,自然也有所准备,不是临时起意。”    许清宵解释道。    随后他取出一叠厚厚的奏折,先是递交给女帝,而后交给众人一份。    这是许清宵游历大魏所写的文章。    这趟回来,许清宵着重的就是发展大魏国力。    原因很简单,中洲龙鼎。    自己体内的三魔印,与天地阴力有关,而想要压制阴力。    有很多种办法,譬如说自己成为圣人,而且是最强圣人,传道受业,解决所有妖魔,镇压一切。    但这种办法很难,毕竟十二魔神,连圣人都无法解决,只能说压制。    再者,圣道有多难?自己有那么多时间吗?    答案显而易见。    时间不够。    现在暗地里全是敌人,就拿魔域之海来说,明明知道魔域之海有多危险,可还是有人敢以身冒险。    敌人已经开始不择手段了,所以让自己慢慢感悟,慢慢成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于许清宵来说,唯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大魏王朝,一统中洲,随后大力发展,成为真正的无上王朝。    气运无敌。    到时候八方来拜,中洲神朝,完完全全可以压制天地阴力。    说来说去,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终究不多,可一个国家能做的事情,就很恐怖了。    这也是为什么许清宵回朝之后,又开始围绕国家发展,而不是去做其他事情。    许清宵这份奏折当中,明确写出了许多发展国家的计划。    重新定义了大魏五个新国策。    第一,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拨款工部,生产与发明更多利民之工具。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争取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光是粮产税收,就达到二十五万万两白银,大魏的税收偏高,四成粮收,降是不可能降的,毕竟国家若是没银子,没有任何意义。    眼下大魏的粮产税收,应该是能稳定达到十五万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两年内进行翻倍。    而许清宵提倡的办法也很简单,务农送田,只要你愿意耕农,赠送良田,如果是荒田,还可以获得减少税收。    说白了就是送,送田送工具,如果你这也不干活,那你可以去死了。    第二,继续大力发展兵部,国强百姓才能富裕起来。    如果国家不强大,粮食多有什么用,还不是给人家做嫁衣的?    但想要让国家兵力强盛起来,最起码需要大量的资源,肉蛋奶支撑下,不说人人如龙,可最起码身体素质强个一两倍没问题。    再加上国运的加持,食物营养越来越高,体魄也会越来越强,武者也会越来越多。    第三,安国策,大魏钱庄。    眼下大魏需要一笔银子,用这笔银子去完成基建。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如今大魏国库当中,还有一百三十万万两白银,这笔钱刚好够拿去施展这项计划。    但也仅仅只够用来完成基建,大魏国内需要修多少路?而且所花费的工程,又多庞大?    而且许清宵在奏折当中的计划,是要求在三年内大兴基建,换句话来说,就是三年内完成这个目标。    三年啊。    这需要动用多少人力财力劳力?    而安国策在这个时候推广出来,其意思并不是说让大家现在把银两存进来,而是未雨绸缪。    等到路修好了,商业贸易就会大力发展,那个时候大魏钱庄便可发挥出最大作用。    第四,全民教育,教育是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基本。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不管在任何时代都可以用上。    之前就有所提到,只不过没有彻底施展开来。    如今许清宵要将教育与人口挂钩,生出来的孩子,免费上书院,最起码解决文盲。    但全民教育所需要花费的银两,又是天文数字。    最后一个,则是新生福利和养老福利。    鼓励百姓生育,给予粮食补贴,再加上解决教育问题,还有养老问题。    这些都是激励人口增长以及促进发展的计划。    五个新计划,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