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五大计划,怀宁亲王叛变,二五仔之王(4/7)
,包括增兵援兵,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大量银子,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力劳力上。 材料这种东西还好说,修桥修路除了工具之外,不就是开山采石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吗。 主要就是人工费用。 现在许清宵推出的新策,就是转移王朝压力,移到后面去。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只不过,万一后面不行了呢?” 身为户部尚书,对于这种行为,顾言其实并不提倡,为了解决内部的压力,将风险放在未来,这要是大魏王朝欣欣向上,那一切好说。 可要是大魏王朝又出了什么差错,那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啊。 随时可能会炸开,到时候就是王朝崩裂,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 顾言没有直接反对,而是用这种反问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这件事情,涉及到大魏王朝的发展,自然而然,众臣要严肃对待。 “顾大人所言,的确存在,但如今已经到了非常之时期,自然要做非常之事。” “如今,大魏有国运龙鼎,风调雨顺,只要大魏能安稳内部,横扫外部,一统中洲,那么顾大人所有的担忧都不会出现。” “甚至,无需横扫外部,一统中洲,只要初元王朝,突邪王朝不来招惹大魏,以大魏眼下的粮产,还有国运加持,五年后,粮产税收将增值五十万万两白银。” “十年后,粮产税收将增值六十乃至七十,百年之内,必可突破百万万银两。” “当然,那个时候大魏人口至少也有十倍的增加,所需要开支的自然更多。” “可不管如何,养活这批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许清宵神色笃定道。 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一百年后,大魏的人口,必然会增长十倍以上,前提是不能有乱战。 在这种情况下,大魏将不会有荒田这个说法,因为所有粮田都会被征用上。 人口一多,做什么都是好的,前提是要井井有序的去处理。 说来说去,许清宵这个计划十分庞大,而能支撑这个计划,必须要依靠两个地方。 第一,国运龙鼎。 国运龙鼎必须要保证未来百年甚至是千年的时间,王朝风调雨顺,没有自然灾害,并且粮田种出来的粮食越来越多,人才也越来越多。 第二,工具。 大魏想要真正的完成惊天大改变,就必须要重工,从农业转变到工业。 但这个过程很复杂,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 这也是为什么许清宵要大力发展教育的问题,只有培养出大量的读书人,有文化有才华,让他们自己去各个领域去钻研。 指不定某天就有个人突发奇想,创建出蒸汽机来。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以上两点,只能听天由命,需要时间来衡量,许清宵能做的就是铺垫。 未来能不能成,还真不是许清宵能决定的。 “守仁,老夫赞同你的观点,非常时期,非常对待。” “可问题是,即便是转移压力至往后五十年,但问题又来了,眼下大魏国库的一百三十万万两白银,依旧不够。” “至少得三百万万两白银。” “一百万万两白银,用于推广粮产种植,一百万万两白银,用于修桥修路,一百万万两白银,用于月俸银两,还有工部器物,还差一百七十万万两白银啊。” 陈正儒算是彻底明白许清宵想做什么了。 许清宵想要乘着这次机会,大力发展大魏。 之前许清宵就提过,只是后来因为很多事情,也就耽误了。 眼下许清宵重新启动计划,他自然赞同,但问题是想要启动这个计划,大魏国库的银子还是不够。 最起码要等个三五年,否则强行施行计划,只怕做到一半,没银子了,成了笑话都是小事,怕就怕银子花了,事情没有办好。 容易拖垮朝廷。 缺口是一百七十万万两白银,而且这只是保守估计,肯定不能这么算,要算就必须要算多的。 按两百万万两白银算。 一口气那里来这么多银子? “有人会来送。” 许清宵开口,他神色无比自信道。 此话一说,众臣有些好奇了,不由看向许清宵。 有人会送银子? 谁送? 一口气送两百万万两银子?谁?那个大财主? “守仁,你这意思是?” “许王爷,平白无故,谁愿意送银子给咱们啊?” 众臣好奇,望着许清宵。 “诸位放心,眼下时机未成熟,等真正成熟后,诸位就明白了。” “总而言之,如若诸位大臣同意本王之意,便开始准备,目前国库的银两,足够维持前期。” “半年之内,本王答应,两百万万两白银,如数奉上。” 许清宵自信无比道。 待此话一说,众人更加好奇了。 只是许清宵不说,他们一时之间,也只能心痒痒了。 “王爷,老夫就不多说了,如果半年之内,王爷当真能搞到两百万万两白银,老夫答应此策,竭尽全力配合。” “当然,还需陛下同意。” 听到有银子,顾言顿时激动起来了,如果许清宵当真能在半年内搞到两百万万两白银,那大魏就要起飞了。 三百万万两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