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成圣之道,大魏的最后抉择(2/3)

甚至有人恨不得早点开战,也免得受这样的压迫。    只不过,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集结大军后,没有第一时间宣战,原因也很简单。    给大魏足够的时间,撤离边境百姓。    王朝战争,最容易激烈化的就是屠杀百姓,一但两大王朝直接突袭,自然会牵扯到无辜百姓。    如果是真要打,那杀了就杀了,反正不是自己王朝的人。    可问题是,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压根就不想跟大魏撕破脸。    他们还是想要神武大炮。    可给三品神武大炮,两大王朝不接受,现在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压迫大魏王朝。    然而,就在第七日。    随着一阵阵的冲杀声响起,大魏边境,三十万突邪大军杀来。    而在大魏南面边境,初元王朝也在同一时刻,杀出三十万大军。    这些是先锋军。    两大王朝还没有宣战,只不过他们开始真正的施压了。    大战一触即发。    边境的情报,第一时间送往大魏京都。    大魏兵部。    一则则消息迅速传来。    “报。”    “突邪王朝入侵我大魏边境,三十万大军,悍不畏死,仅不过一个时辰,便快要攻下边境筑城。”    “报。”    “初元王朝入侵我大魏边境,半个时辰,边境首城被破。”    两道声音分别传来,让整个兵部顿时鸦雀无声。    他们知道,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必然会向大魏宣战。    今天突然袭击,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惊愕,真正让他们感到惊愕的是,一个时辰,北面遭到重创,南面更是直接沦陷一座首城。    这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初元大军即便再强,南面边境,也有重兵把守,而且还是守城之战,怎可能一个时辰内,被初元大军击溃?难不成他们动用了天雷大炮?”    “查,彻查。”    兵部尚书张靖的声音响起。,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他感到不可思议,认为初元王朝不可能在一个时辰内,攻破首城。    很快,一刻钟后,新的情报传来。    “报,尚书大人,根据前线情报,初元王朝三十万大军,阵亡十万,攻下首城,并没有使用天雷大炮。”    随着新的情报传来。    刹那间,兵部沸腾。    “疯了吗?十万大军换一座首城?”    “首战固然重要,可拿十万将领的命来换取,这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啊。”    “一座首城而已,大魏即便是丢失了,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以后还可以收复,十万将士死了,那就真死了,他们疯了吗?”    “不,他们没有疯,这十万人,是表态,如若再激烈下去,那就真的是全面战争了。”    张靖更是沉默不语。    他总算知道,为什么一个时辰内,首城就被攻破了。    拿十万条命,来换取一座城。    初元王朝派来的先锋军,必然是精锐中的精锐,正常攻城战,死伤过万就要撤兵。    但初元王朝付出十万将士的生命,就是在告诉大魏,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耐心了。    准备七天,是不想杀百姓,免得矛盾激烈化。    但拿出十万将士的生命,就是在警告,让大魏知道,两大王朝到底是什么态度。    “大人,要不把神武大炮拿过去,轰他娘的一炮?”    有人提议,将神武大炮拿过去。    可这个提议,瞬间被张靖否决了。    “不可。”    张靖摇了摇头,大魏的确有神武大炮,可如果拿出神武大炮进攻对面,那将彻底将矛盾激烈化。    神武大炮固然强,可灭掉百万大军。    可问题是,两大王朝知道大魏有神武大炮了,会傻乎乎站在你面前,让你轰死吗?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入侵大魏。    而且不仅仅是初元王朝以及突邪王朝,只怕到那个时候,不知道多少势力会涌入进来,参与这场争斗。    “先不要轻举妄动,等老夫去一趟宫内。”    思来想去,张靖没有任何办法。    他只能选择回皇宫,找陛下商谈。    两刻钟后。    张靖带着紧急军报,直接来到大魏皇宫内。    而此时,百官也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    八千里加急军报,这可是头等头的大事啊,他们怎可能不知?    养心殿内。    六部尚书全部来齐,国公王侯一个都没缺。    所有人都好奇,女帝到底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陛下。”    “两朝已经入侵,此战若战,就必须要尽快应对,如若不战,也莫要拖延,否则将牵连无数百姓。”    “请陛下速速抉择。”    张靖的声音响起。    龙椅上。    季灵看着手中的军机情报,她也陷入了纠结犹豫之中。    许清宵说过,不可战。    但如若不战,就必须要将神武大炮交出去。    这是大魏的根基,大魏未来统一天下的根基。    若真送出去了,对大魏来说,极其不利。    可两大王朝已经打进来了,甚至不惜牺牲十万大军,来换取首战之胜。    对于初元王朝来说,他们很亏,十万精锐换一座城,而且还是一座边防守城。    战争意义上,绝对比不过十万精锐的命重要。    她明白,这是初元王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