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讨价还价(2/2)

容易下定了决心,转念又想起一件事情于是开口问道:“先生,本将听闻董卓军中多骑兵,如今卫仲道击败董卓,想必缴获的战马也不少,你看能不能让仲道匀一些出来给本将,平日里也好用来传递消息。”

戏志才一脸的为难:“我家将军一门心思要带兵入长安,早晚与董卓还有一战,目前军中的战马也非常有限。这样吧,明将军若是答允了这桩交易,忠回去劝劝我家将军便宜些一匹战马三百石粮食的价格卖给将军几百匹。”

袁术无语,他出身豪门,卫宣也是名门望族,区区几百匹战马在这样的交易当中也要讨价还价,不过一匹战马三百石粮食的价格倒是不贵,一万石粮食就能买回来三百多战马,粮食吃了就没了,战马可是内地稀缺战略资源。

想到这里袁术在心中盘算了一会继续说道:“先生,你看战马能不能再多一些?”

戏志才摇摇头:“明将军,这事情你还是千万要替我家将军保密,若是那车骑和曹孟德和其他州郡长吏知道了这个消息,都用粮食来问我家将军交换,我家将军拿不出这么多战马来岂不是要将人得罪了。”

袁术点点头,也是这个道理,而且自己要的多了,卫宣就少了,战马可是稀缺战略资源,很多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最后双方经过几次往来,终于敲定下来,袁术先行运输五十万石粮食到父城,然后卫宣派人将传国玉玺送到这里,袁术派遣袁胤查看传国玉玺的真伪,随后袁术筹集剩下的五十万粮食和五十万斤精铁双方当面*交易。

同时双方承诺都不将交易以及传国玉玺的事情泄露出去。

这一桩交易对于双方确实互利互惠,各取所需。看起来似乎袁术吃了大亏,实际上传国玉玺对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对于袁术这样有野心也切出身高贵????????????????的人来说是无价之宝。

粮食和精铁他可以通过搜刮南阳百姓不断地获得,但传国玉玺就此一个。自秦始皇以来传到至今,上面有李斯撰写的君权神授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袁术觉得这就是天意让自己得到传国玉玺,袁家人已经看不上录尚书事和太傅之类的官职了,他想着利用传国玉玺的号召力快速地占据荆州,攻占扬州、甚至豫州,甚至号令天下就忍不住心中的激动。

对于卫宣来说买卖传国玉玺自然有损名声,所以至今连贾诩和郭嘉等人都不曾知道,因为贾诩知道了就等于徐荣和西凉所有投降将士都知道了。郭嘉知道了荀彧也就知道了,整个颍川的士族都知道了。

卫宣也是没办法了,如果放弃河南尹缩回颍川去,那么他在即将到来的群雄逐鹿的大时代就可能落后于袁绍和袁术。甚至陶谦和刘岱都会比他走得远。

有了这些粮食,他可以大量招募灾民屯田,自己可以将军队扩大到四万,一年的粮食是没问题了。

当然袁术往颍川运粮的名义还是卫宣的求援信,理由还是赈济河南四十万灾民,以及请人平填皇陵。身为后将军的袁术决定支援讨伐董卓的功臣卫宣军粮二十万石。

随后袁术更是传檄天下,表示他承认卫宣表举的豫州刺史孙坚,同时承认孙坚表举的颍川太守卫峥和鲁国相刘备。

两人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河北的袁绍、韩馥以及兖州的刘岱、曹操等人看花了眼。一些人猜测是做为曾亲密盟友,袁绍釜底抽薪地阻止卫宣西进,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卫宣转而寻求袁术的支持。

袁绍是最敏感也是最相信这种说法的,收到消息之后气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急急忙忙将搜下人召集来商量对策。

商量了半天,袁绍目前是奈何不了相连的卫宣和袁术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实行郭图的献策,收买南匈奴于夫罗部牵制卫宣。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