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优势非常大(二合一6000字大章)(3/4)

日票房只有385万美元。

罗南非常清楚,不出意外的话,《重返荣耀》周末三天的票房也不可能达到1360万美元,《人类清除计划2》已经提前锁定了本周的票房冠军。

像是这种典型的商业类的电影,开画票房成绩出色,那么相应的电影院的排片量就会增加或者不变,但是如果票房不好,那么有些电影院又可能会减少排片量,那样票房就更少了。

首周票房最考验的是电影的前期宣传营销和舆论火热程度。

像是续集电影,前一部电影的影响力也能延续过来。

罗南手中有雇佣的调查公司得到的一线市场数据,在影院现场抽样调查显示,昨天去观看《人类清除计划2》的观众中,有近百分之七十五看过第一部影片,其中男性观众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七,二十五岁以下观众占比百分之五十九。

也就是说,《人类清除计划2》的宣传推广发挥了作用,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男性构成了这部影片的主观众群体。

续集电影在商业上的强悍,也显现无遗。

另一份数据统计上,还有影片首日过后的口碑统计。

烂番茄网站目前收集了37位职业影评人的影评,其中近一半是差评,即便是好评,影评人打分也不高,《人类清除计划2》的新鲜度不可避免的被标记为腐烂,只有百分之五十八,影评人平均打分5.4分。

相比于一贯用苛刻眼光对待商业片的职业影评人,普通观众都是根据自身最直观的喜好评判电影,imdb网站上面,已经有超过1500名用户评分,平均打分7.2分。

另外,metacriti收录了35家媒体评论,媒体平均打分6.3分。

多数媒体给予了好评。

“《人类清除计划2》有效充分的开发利用了第一部中的设定,而且带给我们比第一部更加发自内心的兴奋。”

《好莱坞报道者》

“导演詹姆斯-黄通过《人类清除计划2》双倍的,有时候甚至三倍的强调故事中的社会性权力的统治主题,而这些想法的狂暴和透明度能够引发共鸣。”

《纽约时报》

“影片主创人员尝试去赋予这部动作惊悚片情节的重要性,尽管这使得我们沉迷于暴力之中。但是影片依旧用高强度的武器、装甲车、义警及带小丑面具的掠杀者,让我们警醒暴力和政府组织的残酷性。”

《洛杉矶时报》

在美利坚这种到处充斥着暴力的国度,像《人类清除计划》这种反暴力题材,似乎很受欢迎。

至于影评人,很多商业电影可以忽视他们。

罗南看过统计之后,给使馆影业那边打了电话,让使馆影业继续推动宣传推广,按照计划陆续把剩余的200万美元宣传预算用在该用的地方。

这部影片,在北美已经没有悬念,必然会获得成功。

罗南更加关心的是海外市场,海外情况会怎么样?

接近中午时,陆续有海外市场的数据反馈回来,作为外来影片,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人类清除计划2》都不是最大规模上映的影片,有些国家也会在万圣节档期期间力推本国的恐怖片。

英国、德国、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地都有相关的信息传真过来,根据各地办事处自己的抽样调查统计,《人类清除计划2》的上座率总体还算不错,但具体的票房数据要晚几天才能统计出来。

好莱坞电影在海外市场,当然不可能像在北美这么方便。

而且北美从法律到体系再到商业化,都是全世界最大最成熟的电影市场。

周六,《人类清除计划2》依然维持在北美影院一家独立的局面,当日再收1420万美元,成为万圣节档期最大的赢家毫无悬念。

罗南的系列化电影之路,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放眼如今的世界电影产业,大卖电影的续集,无疑是风险最小的商业化电影。

“罗南,《死神来了2》也要尽快提上日程了。”

刚刚从欧洲回来的乔治-克林特非常关心系列化电影的进展:“续集电影比起原创电影来,太容易成功了。”

罗南倒是很平静,说道:“我已经在寻找合适的导演了。”

詹姆斯-黄与索尼娱乐下属的革命电影工作室签约,短期内不可能再回来,罗南也不会一直等他,没有詹姆斯-黄,总能找到其他合适的导演。

“不用急。”罗南又说道:“我们时间很充裕。”

乔治-克林特点头,说道:“我觉得,应该优先《死神来了2》,像《黑夜传说》应该暂时往后推。”

罗南却笑了:“乔治,没有成功的第一部,我们怎么制作续集?”

“也是啊。”乔治-克林特最近太忙,说道:“这两天忙昏头了。”

罗南问道:“《谍影重重》那边怎么样了?”

乔治-克林特回答:“保罗-格林格拉斯已经转入后期制作,正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