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天子赐尊荣(2/3)

何,在大羲一朝,能有这些文章出世,就足以震动万古了。”    “赐御酒。”    登时,两边宫女出列,一一为十一位文圣及百官斟酒。    建业大帝举杯,道:“此杯,为绝世佳作出世贺!”    他一饮而尽,百官也是共饮。    “圣上,臣以为,十一位文圣的大作,应当收录皇家府库,并且由宫廷刊印,发往各州,令天下士子,得见此文!”,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这个时候,一个官员起身开口禀报。    “臣附议!圣上,十一位文圣的大作,绝对能将咱们大羲国的文道推向更高的一个台阶,可以想象,只要这些作品流传世上两三年,就会涌出无数的后辈菁英!”    “臣附议!”    “臣附议!”    其他人纷纷开口。    建业大帝也是笑了笑,道:“这个自然,传世佳作,理应由宫廷出面,向天下各州普及。”    “多谢圣上!”    石庖辉等人,更加激动了。    目前虽然羲京已经震动了,但是车马流转甚慢之故,天下各州,还未听闻他们的名声,如果由宫廷出面,那么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成为举国崇拜的泰山北斗!    老弱妇孺,都会知道他们。    “说起来,朕倒有一分疑惑。”    这个时候,皇帝却是接着笑道:“诸位入翰林院,时间最短的,也有七八年已,为何都选在这个月发出诸位最好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究竟如何写出,诸位爱卿可否释朕之惑?”    石庖辉起身,脸不红心不跳,道:“启禀圣上,十年前,臣曾前往秦国遗迹,见断壁残垣,山河不改,心生感慨,所以心生启发,用十年的时间,写出了过秦论。”    “而三年前,与诸位好友在徐州东王阁上饮酒作诗,当时心绪激荡,写下了东王阁序的粗篇,后来精修而成!”    在这个世界,也曾有过一个名为“秦”的帝国,而且,历史与李凡所在的时空差不多。但这个世界并没有“滕王阁”,只有“东王阁”。    闻言,建业大帝点点头,道:“看来世上文章,果然是需用心揣摩,乃至多年方可有成。”    “赐御酒一杯!”    旁边宫女,再斟一杯,石庖辉脸上欣喜非常。    “启禀圣上。”    这个时候,韩保迩也起身,道:“臣之所以能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春江花月夜》这样的作品,乃是因为臣自幼爱月,闲来无事,便常坐庭中望月,每逢寂静之时,悲伤寂寥之情越甚,久而久之,心与月鸣,佳作乃成!”    建业大帝道:“心有所向,诗有所发。确是如此,好!赏御酒一杯!”    ……    紧接着,场中的十一位文圣,都是一一说了他们创作这些作品的经历。    有痛失某位至亲,所以才写出了传世悼亡诗《遣悲怀》的。    有感慨天下大治,大羲中兴,才写出了《子虚赋》、《上林赋》的。    甚至还有某位家中妻妾二三十人,却自称痴情不已,曾痛失所爱,此生伤悲才写出《离思五首》的。    ……    “启禀圣上,臣之所以作《师说》、《送东阳马生序》,实乃因为一番对后进的提携勉励之心,期盼世人尊师重道,追求学问。”    最后,胡图崇也是开口,他一脸的真挚,当真令人感到师者仁心。    “有此博仁之心,当赏!”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建业大帝也开口,胡图崇也是得御酒一杯。    “朕观诸位名作之来,要么动心忍性,多年琢磨;要么情之所至,感人极深;要么忧国忧民,博爱忠贞……有诸位,实乃我大羲之幸。”    建业大帝开口赞叹,道:“诸位,为十一位大儒贺,共饮此杯!”    登时,百官纷纷举杯,气氛抵达高潮。    饮罢。    “此外,十一位之文章,足以称圣,故,朕特着御匠司,制成文圣金牌十一枚,并颁旨昭告天下,持此金牌者,可食天下之食,饮天下之饮,天下供养!”    建业大帝继续开口。    闻言,石庖辉等一干人等,呼吸都顿时急促起来。    文圣金牌!    这,意味着整个帝国的承认!    这,即将是他们身份的标志!    而且,食天下之食,饮天下之饮,天下供养……这样的地位太高了。    直白点说就是,他们可以走遍天下,白吃白喝不花钱!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地位通过皇帝颁布圣旨的形式得到巩固,彻底获得了整个帝国的尊重,上到九五之尊,下到升斗小民,都必须对他们怀有尊敬之心。    “臣等拜谢圣上!”    “臣等拜谢圣上!”    “臣等拜谢圣上!”    石庖辉,纷纷伏地拜谢。    外面,早有几个太监恭恭敬敬地端着锦盒走来。    锦盒之中,都是金灿灿的金牌!    金牌以纯金熔铸而成,雕刻着“大羲文圣”四字,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身份象征!    “朕,将亲手为十一位文圣颁之。”    建业大帝开口。    天子亲手颁发!    金牌都送到了建业大帝的几案之前,摆在桌上。    “石爱卿,上前来。”    建业大帝笑着开口。    石庖辉浑身都激动着,颤抖着,他深呼吸了一口,脸上的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