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推人下海,再给个绳套(2/3)


禾苗不理,再上前一步:“杜大人!寺庙那么远,许多城镇都在不远的地方修庙,供人参拜,为啥杭州没有?!前日十五我许家……”

李公甫忙插言:“你禾家,你禾家……”可别说是许家的人,丢人……

禾苗瞪他一眼,再转回脸说:“我禾家与许家一起上庙中还愿……”

李公甫心都碎了,这咋还撇不干净了……

“还愿途中十分艰辛!年纪轻还扛得住,看那上了年纪的还个愿多费劲!这都是官府办事不利!庙宇都有官家来修,即便善人之举也要通过官府!杜大人不修庙不礼佛!枉为父母官!”

“你!”杜恒一指禾苗,却半晌反驳不出一个字来。

李公甫忙来圆场,拉着禾苗往后拽:“快回家吧!这事儿哪儿用得着你说?!”

禾苗甩掉李公甫,竟转到门边大喝:“官家修庙!百姓才有佛可拜!若不修庙,百姓如何省时省力?!父母官,应当为之!”

门外从击鼓鸣冤时就围上了人,如今看禾苗一个女子都敢说话,自然是举着手表示同意。

杜恒为官二十年!除了白素贞……也除了小青,啥时候见过这动静!当即背后靠椅,一脸懵逼。

幸好,当官的无能,师爷却有才,衙门师爷刘启英微微笑着,上前对杜恒耳语:“大人莫急,她不过煽动罢了,且听她一言。”

杜恒咬了咬牙,一摔惊堂木压言,让禾苗上前问话。

禾苗趾高气扬的站定堂中,依然不跪不低头,牛气的让一旁的李公甫心惊胆战……

“大人,咱们百姓生活一为吃饱穿暖,二为生活便利!若您能发公文一封,上奏修庙杭州,造福百姓,岂不是好事一桩?!”

禾苗说完,竟看了刘启英一眼。

刘启英眉目一挑,没想到这女人如此聪慧。

刘启英上前,再对杜恒道:“修庙造福百姓,大人可以为之。”

杜恒咂咂嘴,稍显为难,岂料刘启英轻笑两声,又说:“庙不必大,有仙则灵,百姓只为参拜,不求金碧辉煌。”

杜恒稍显踌躇,岂料此时,刘启英竟看了禾苗一眼,并对她摆摆手。

禾苗也一挑柳眉,没想到这师爷果然聪慧。

禾苗上前,在台下对杜恒摆摆手。

杜恒轻咳两声,装个腔作个势,才微微凑上前,听禾苗道:“大人修庙,可是用官银啊?”

杜恒一瞪眼:“废话!”

禾苗一笑,道:“修庙,可是要人手啊?”

杜恒继续瞪她:“你说呢?!”

禾苗再笑:“人手,可是要花钱啊?”

杜恒咬牙:“你要说啥?!”

禾苗伸长了脖子,终于在杜恒耳边说:“若我能找到一人,他足能顶所有人手!且大人只需给他三人的工钱,每天给五人的饭量,他一人就能修庙!那剩下的钱,大人就可以……”

杜恒转了眼珠,随后又皱了眉:“怎可能有这等人!”

禾苗一弯唇:“我要真能找来呢?”

杜恒眉目不松,犹豫半晌:“若真能找到……倒也未尝不可……”

禾苗转身窜到堂中,当即跪地大喝:“大人英明!修庙造福百姓!小女子禾苗拜服!”

门外传来欢呼声,杜恒又懵了。

刘启英,笑的意味不明。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

推人下海,再扔个绳套。

把人送上天,再给个台阶。

把人气出心脏病,再给个速效救心丸。

禾苗,乐此不疲。

杜恒气的甩袖退堂,回屋乖乖写文书,禾苗却在临走前对刘启英动了动唇:“谢了。”

刘启英点头示意,虽然禾苗只是嘴动了动,面纱微颤,他好像也懂这女人说了什么。

聪明人相识,就是如此简单。

事情办妥,禾苗来到牛大力家,敲开房门见他蓬头垢面,那脸油的都看不得了,咂咂嘴说:“就算不要脸也洗洗,你留着炒菜啊?”

牛大力一看是她,冷哼道:“来打架的?!”

禾苗不等他让,自己就进了屋:“牛嫂呢?”

牛大力不理,转个身躺回床上,一语不发。

禾苗也不急,自己找水缸窑水喝,直等牛嫂回来。

牛嫂进门,见禾苗来了,赶忙说出去再买点菜,禾苗拦下她道:“我是来告诉你家这货,过些日子官府拨银子修庙,让他去修。”

牛大力一听就急了,当即坐起身来:“谁说我要去修庙了?!”

禾苗不紧不慢:“我说的,怎么?不去?”

牛大力烦她,站起身喝:“我家的事儿不用不管!我才不会……”

“一人拿三人的工钱,一日给你五个人的饭。”

“那……我一个人怎么能……”

“庙修好算功德一件,百姓称赞美名远播,乡里乡亲奔走相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