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章 贵人有请(3/4)

吧?

“在贵府叨扰了这么久,是该正式拜见一下女主人了。”

不惊不怒,口气竟如此地冠冕堂皇,他隐隐觉得当中有些古怪。

他对她并非全无了解,知道她不是个古板的人,爱开玩笑,也爱捉弄人。

反而是一旦出现这样端正的态度,往往就没什么好事儿。

说白了,不知道她又在算计些什么?

不知道谁又成了她的算计对象?

世子妃吗?

好像不排除这个可能。

她并不迟钝,或许比一般人更敏感,更能提早察觉到谁对她好、谁对她有意见。

世子妃不待见她,好几次找茬儿想羞辱她,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最近的一次,为了她和她弄出来的一碟子泡白菜,世子妃竟然生了那么大气。事后,就连王府那边都一致认定,四郎是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

估计四郎不会认栽的,她本就不是容易屈服的人。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王对王,会怎样?

两个女人,都是极为强势的,一个外张,一个内敛,就如矛和盾,一旦交上手,不知道谁会吃亏?

“世子担心什么呢?”对面的人似乎生了一对火眼金睛,一直看到他的心里去,“是担心在下会失言冒犯到世子妃吗?”

打起来就打起来,偏要说的如此含蓄,还真是她的风格!

“我一直相信,四郎是个极有分寸的。”

他的回答很诚恳,似乎还含着几分缠绵之意。

信任?

这个东西可不便宜呢,多少人、穷尽一生、倾尽所有,都未必能买得到这个东西。

他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呢?

这么说,到底是担心她会吃亏呢,还是怕她言行无状,冲撞了自己的女人?

有分寸……

当然了,她不屑冲动做小人,也并不打算跟世子妃红脸。只要对方别太过分,她相信自己是能够忍受的。

世子妃要见她,她也正想再见一见那个女人呢。

自从上巳陌上匆匆一面,彼此都留下了不好的记忆。但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事之后,彼此是否已有了深入的了解?

她需要弄清楚。

听说世子妃生活富丽,居处与这里不同。

说实话,在蝠园的清寂中锁闭了那么久,确实应该给眼睛、给心情,上上色、开开荤了。

“你当真不怕?……”

察觉到她眼底的那一丝雀跃,他不禁有些发慌。

怕她惹事,弄不好还真要惹事。天底下若只有一个人,不怕死又不惧权势,那一定就是她。

逼急了,别说世子妃,就是两个、三个世子妃,怕都要给她碾成豆腐渣。

若萤终于确定他的忧虑所在了:怕她粗野,更怕他的女人吃亏。

她不禁好笑道:“世子就算信不过在下,难道还信不过自己的枕边人?”

自古一个巴掌拍不响,就算她有心挑衅,难道世子妃就只能傻乎乎地“给个棒槌当真(针)使”?

连这点最起码的决断能力都没有,以往又是凭什么把诺大一个安平郡侯府管理得井井有条?

朱昭葵暗中直叹气,不是因为给她拐弯奚落了一顿,而是……

而是他确实不懂世子妃啊!

“世子真的不打算走了?”若萤一本正经地说道,“走不走,世子做主,这儿本来就是你的地方不是!”

话一出口,就觉得哪里不对。

是了,问题不在这儿。

为什么不想走?他跟世子妃成亲也没多少时候,一般来说,正属于很稳定、很温馨的恩爱期,不说“你的眼里只有我我的眼里只有你”吧,至少也是已经形成了习惯,“一日不见,怅然若失”。

年纪轻轻,怎么受得了独居的生活?

况这个天气,不冷不热,就算是相拥而眠,也不会觉得闷热潮湿。

为什么要自寻冷清呢?

“世子是不是觉得太累,多一步也不想走?不然,让人抬了肩舆来?”

若萤微微探过身,不胜关切地端详着他。

:名词解释

1、辇道:又叫御路、龙凤石,是帝王车驾专用通道。唐宋时,将辇道置于两踏垛间,明代,其功能已被装饰化所代替。

亲王府的辇道上会雕刻着五爪云龙,以象征其身份。

2、肩舆:即轿子,分为礼舆、步舆、轻步舆、便舆四种。

起初只是作为山行的工具,后来走平路也以它为代步工具。

初期的肩舆为二长竿,中置椅子以坐人,其上无覆盖,像四川现代的“滑竿”。

后来,椅子上下及四周增加覆盖遮蔽物,其状有如车厢,并加种种装饰,乘坐舒适。这种轿子就是“轿舆”,唐宋以后盛行的就是这一种。

抬轿子的人数因轿子的种类而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