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章 风生各处(3/4)

息来自钟家的下人们。在解手的时候,无意中让他听到几个下人凑在一处闲扯。根据下人们的说法,钟家与钟知县的关系非同一般地紧密。

“说你家大爷几次来回经过昌阳县城,必定都会执厚礼拜见钟鹿鸣。就在不久前,还帮钟鹿鸣解决了一个心腹之患,准确说,是帮忙去掉了一块很大的心病。”

“钟县令素有钟青天之美誉。说白了,那是个铁面无私的人。他就有难处,也不会轻易求助于人。”

“好像是鱼台那边的事……”

若萤怦然心动,蓦地回想起先前的一段经历:

此次返乡,途经昌阳县城,她曾经给钟鹿鸣投过名刺,想要当面致谢,感谢他在她考入府学过程中的鼎力扶持。

像这种礼仪上的接触,在她看来有益无害。

但是遗憾的是,她并未见到钟鹿鸣。后者以身体抱恙为由,将她挡在门外。

人食五谷杂粮,谁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呢?

当时的她,并为未往心里去。

但随后,在同崔玄的闲谈中,却听说了一些令她半信半疑的传闻。

崔玄跟她感叹,做哪行都不容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是体面公道的知县大人,能治理好一方百姓,却捋不顺自家一亩三分地里的芝麻绿豆。

钟知县在鱼台的老家有个侄子,因染上赌瘾,输光了家里的一切,并欠下巨额的债务。

钟鹿鸣的双亲因心疼外孙,背着儿子钟鹿鸣,连自己的老本都拿出来给外孙抵债,并稀里糊涂地与债主签下了连带责任书。

也就是这一纸契约,让老两口赔上了全部的家当,包括房子、田产!

如梦初醒的老两口因受不了这个打击,险些走上一了百了的地步。

作为孝子的钟鹿鸣怎能坐视不闻不问?

这种事若发生在别人身上,被逼无奈之下,自然就会求助于官府。

可钟鹿鸣的情况却有些不同。

像这种家丑一旦张扬出去,他这个小小的县令基本上就可以挂冠归去了。还怎么能混得下去呢?

光是同侪的嘲笑与白眼,就足以令他羞愧得悬梁自尽了。

最终,他选择了隐忍,一心想要帮助闯下大祸的侄子尽快还清欠款,尽快平息这场动乱。

羊羔息,岁加倍。

然而,短时间内要去哪里弄这么一大笔钱呢?

……

“那还用问?羊毛出在羊身上。江湖上谁不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是崔玄的原话,也是坊间盛传的定论。

当时的若萤,只当这些事情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

但眼下,结合小侯爷的说辞再仔细考量以往的种种言传,她不禁对自己先前的想法产生了动摇。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钟鹿鸣和钟家突然好上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很值得推敲。

虽然不知道钟家到底有多少钱,但是,肯定是有钱的,看老太太等人的饮食可知一二。

作为地方上的士绅,能够常年吃得起燕窝海翅,这后面若没有雄厚的银钱支撑,断然不敢如此破费。

大爷屡屡前去拜访钟鹿鸣,这是出于本意呢,还是去探望亲妹子钟若兰的顺便之举?

身为钟鹿鸣的心腹兼得力助手、同时也是钟家女婿的孙浣裳,在这当中是否起到了某种润滑作用?

钟家与县衙……

钟鹿鸣的上峰及其各方亲朋、关系……

这其中的一些关键人物的来历与经历、各方关系的亲疏与远近,是否都起到了某种推动作用呢?……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一切的偶然,其实都是必然。

……

“这是什么?”

冷不丁的一声,自身后伸过来一只手,按在面前的书案上,同时也阻止了她的下一步动作。

不知不觉中,素笺上写满了文字,也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和线条。

“钟……令……吕……孙……”

梁从风表示,所有的字,他都认得,却完全看不懂字面上的意思。

若萤未作理会,朝窗外叫腊月。

腊月应声而入,就像是贴在墙壁上从不曾离开过的蝎虎。

“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里,前头可有什么大的动静?”

腊月沉吟了一下,点点头:“是不是大事,小的不敢肯定。这段时间里,大老爷倒是活泼得很。天天一早就出门,经常傍晚才回来。也是小芒那小子嘴贱,到处穷显摆。说往北三十六里的姜瞳,不是有很多砖窑厂么?钟家在那儿也弄了一个,而且生意好得很。所有的生意几乎都是钟家的,每天过去买砖瓦的车子排成长龙,边上的几家窑场给顶得都快关门了……”

“知道买家都是些什么人么?”

“县城来的占了八成还多,全都是大客户!”腊月掩不住嫉妒与惊叹,“四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