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古今医术结合(1/2)

济子篆看向杨茉,“筹备好了。”

杨茉点点头,眼看着济子篆将陆贽的裤带剪开,沈微言眼看着鲜血一下子涌出来,顿时怔停住,外科上的东西他半点不懂,现在看着这种情况就心跳加速,头脑里一片空缺。

济子篆伸出手来往摸枪头,杨茉将止血絮递过往,塞进陆贽的伤口,很快丝绵完整被血浸透了。

正当沈微言发愣的时候,济子篆伸手要镊子,杨茉忙递了过往。

沈微言不禁脸上一红,在这方面他连杨大小姐都不如。

济子篆拿着镊子很熟练地将枪头夹了出来。

这是杨茉第一次看到济子篆先生用外科工具医治病患,现代已经知晓不少的古代外科医术已经失传,眼下她看到的填压、取异物的方法和现代的技巧没有太大的差别,西方总说中医并不是科学的产物,而是中国古代特点的疗法,现在看来不过是现代人并不懂得中医的历史。

济子篆先生吩咐胡灵拿来药水冲洗伤口。

杨茉拿起针管送到伤口中将剩下的消毒水和血水吸走。

济子篆重复地检查着,然后摇头,“血止不住还有肠破损,只怕不好医治。”

杨茉抬开端看着将嘴唇咬出血的陆贽。

不知什么时候陆老爷让陆家人将他抬到门外,陆老爷隔着帘子向里面张看,听得这话陆老爷挣扎着开口,“救救我侄儿……求杨大小姐、济先生救救……陆贽。”

陆正见到这样的情况也上前道:“可有我们能帮上忙的,还要不要血,我再往多找些人。”

假如不能将肠子修补好,就算是输血也不能救陆贽。

陆正看着盆子里放着被血浸透的布巾,心中惶然,陆贽耽误了那么长时间才开端治。这若是在战场上,必定是没救了,他是上过战场的人,对这些再明确不过,多少人就是由于这样的枪伤而逝世。

“都是由于我,”陆老爷眼睛一红,“陆贽是顾着我的病,这才没有说,我是想武举就要到了,多教他一些……谁知道……”

陆正小声劝着陆老爷。“有保合堂的郎中在,必定不会有事的。”

话虽这样说,谁心中都凄然。杨大小姐到现在也没有说确定能治好,济子篆先生已经是最好的外科郎中,济先生和杨大小姐都束手无策,别人也没了方法。

上次给杨蟠治病固然是在胸腔开了引流,好在肺伤的不重。她不过用的是急救的方法,这次陆贽是被枪头割伤,讨巧的治疗已经不管用了。

杨茉看向济子篆,“济先生能不能将断裂的肠缝合起来?《诸病源候论》里提到过,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持续断肠,便以鸡血涂其际。”

济子篆听得这话摇头,“都是古籍记载。我也曾用过,效果不好。”

那也不能眼看着病患就这样逝世了不往医治。

杨茉道:“现在给病患输血,争取了时间,济先生何不再试试,趁着肠没有坏逝世将破损的处所缝合起来。”

杨大小姐说的话通常都十分有道理。济子篆看向杨茉,“杨大小姐可有更好的方法?”

单说缝合她不如济子篆先生。但是她可以是一个助手,“我可以帮先生一起完成。”

济子篆听得这话,心中一亮,点了点头。

杨茉忙吩咐沈微言往筹备东西。

梅香将事先筹备好的厚厚一摞软布拿来,盐水、自制的麻药摆了一排。

要说刚才是济家的外科术,现在就是杨氏的方法。

陆正看的眼睛花纷乱。

先用麻药局部冲洗,减少病患的疼痛,杨茉吩咐梅香,“展布巾。”

白色带着孔眼的布盖上往,杨茉用工具将伤口撑开,好让济子篆将创伤看得更明确些。

“缝合前要用盐水重复冲洗。”肠决裂有东西涌出,被网膜包裹住,将来这些异物会造成发炎。

济子篆固然尝试着复原医书上的治疗,却从来没有像杨大小姐这样筹备的精致,仿佛这样的手术杨大小姐已经看过很多次,那般的从容,一点不见惊恐。

济子篆怔愣了片刻,听到杨茉低声喊他,“济先生。”济子篆这才回过神来。

破损的肠就在眼前,济子篆伸出夹子往夹,没想到刚到跟前却脱手了。

梅香只感到身上的汗一下子涌出来,眼前也是一片含混,有一种要呕的激动,终于忍不住快步走了出往。

杨茉看了眼梅香的背影,这样的场面对于一个没有医学基础的人来说,确实太过能人所难,还好剩下的人都在保持着。

“桑白皮的线。”杨茉看向胡灵。

胡灵立即从济子篆的药箱里拿出来。

杨茉用持针器将线穿好递给济子篆。

济子篆看到杨茉用的东西不禁惊奇,这种工具他只是在杨大小姐那里看过,并不知道本来杨大小姐已经用的这样熟练。

用持针器可以减少碰触病患的伤口,在外科课上她们练习打结和缝合用的最多,在古代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