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议攻凤阳(2/3)

坚城,就必须断其援兵。南京背靠长江,想断其援军非常困难。”

贾诩皱着眉说道。

吕岩也明白这一点,如果是背靠大海还好说,他的舰队可以轻易击败明朝的水师,但是却偏偏是长江。

因为明朝占据长江的上游,只要一群群的纵火船只要顺江而下,那些吕岩的舰队就会损失惨重。

他的舰队最怕的就是火攻。

甚至敌人还会动用水雷、漂雷来埋伏他的舰队,简直就是防不胜防。

“我们可以占领整个南直隶后,再进攻南京,这样就能对南京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甚至可以一直沿着长江向上游进攻,以保证其无法获得援军。”

吕岩想了想说道。

贾诩点了点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再次商议了一些细节后,才开始散会。

于是第二天,很快就有士兵四处传言,吕岩将会集结十万大军进攻凤阳,争取一战而下凤阳。

这些消息被那些锦衣卫探知后,那些锦衣后无不是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将这个消息送了城来,然后飞马向南京和京师汇报。

*****

*****

夕阳西下,一队黑甲骑兵正护送着两辆马车和几个仆人向杭州城方向前进着。

李三才坐在一辆马车上,一双愁眉紧锁,眼含忧虑。

最近他刚刚被提拔为南京户部尚书,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虽然南京的户部尚书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养老的角色,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个跳板。

只要有了这个跳板,那么他就能迅速地重回大明中枢,然后大展拳脚。

对于李三才重回朝堂,那些各党官员都是非常忌惮的。

因为他们都知道李三才是个精明强干的人,绝对是东林党能力最强的人物之一。

有了李三才,那么东林党的势力必将暴涨。

只可惜哪怕他们严防死守,他李三才终于还是重新回到了朝堂。

一想到这里,李三才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但是很快他又变得愁眉苦脸起来,因为此行的任务并不清松。

朝廷的底线是加封吕岩为一省总兵,甚至封爵也是未尝不可。

这种事关国运之战能不打就不打,不仅皇上害怕,就连那些大臣们也害怕,万一打输了后果实在是太过严重。

而且从吕岩的战绩来看,他的赢面还是相当大的。

但是割据福建绝对不可能,唐朝的藩镇之祸那是满朝皆知。

对于武人所有的文臣都是提防得紧。

无论是从祖制还是从遏制吕岩的角度来看,想要答应吕岩割据福建根本不可能。

而且吕岩的狼子野心那是世人皆知,如果将其封王又怎能保证他不会想要再进一步。

不过根据他的估计,吕岩十有**不会答应这个条件,这仗一定会打的。

一想到这里,李三才就叹了一口气,他此行的任务恐怕难以完成了。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东林书院。

现在位于无锡的东林书院已经被叛军给占领,一想到这里李三才就感到一个头两个大。

东林书院是东林党布道讲学之所在,正是因为东林书院,东林党才能将大量的读书人接受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团结在东林党的周围。

也正是东林书院,东林党才能成为士林中让人仰望的存在,那些百姓们提起东林党哪个不是赞叹有加。

因此可以说东林书院就是东林党和很多读书人的精神圣地。

但是这个圣地现在却被一群不讲理的丘八给占领了!

由于现在大战刚定,为了稳定局面,无锡的叛军对当地进行军事管制,禁止人们聚众结社,这当然包括讲学在内。

一些自以为是人上人的学子们感到不满,竟然聚集了几十名读书人向叛军表示抗议。

结果被叛军的骑兵冲杀下来,竟然被屠了个精光。

这才让东林党的读书人们才知道叛军是多么的凶残可怕,而他们最强大的武器满嘴的仁义道德在叛军的屠刀面前是多么的可笑。

难怪古人有云,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啊。

当真是微言大义,古人诚不欺我啊。

那些东林书院的师长和学子们被这件惨案彻底地吓呆了,有些人感到无比恐惧,甚至连夜跑路。

有的人激愤难平,纷纷发动舆论,抹黑叛军。

这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别说叛军了,就连皇帝也是经常被他们大骂的。

有些人还打算发动百姓表示抗议,你能杀得了几十名读书人?难道你能杀得了这满城的百姓不成?

不过好在那些夫子里也有明白人,知道这种激进的抗议,恐怕会引来更加血腥的清洗,纷纷制止了他们。

但是抹黑叛军的行动仍然在暗地里进行中,那些百姓对东林党当然是崇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