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白袍军(2/3)

道。

熊廷弼摆了摆手,然后笑着说道:“我听说那个吕岩现在在淮安府,如果我所料不错,他一定会亲自率兵进攻凤阳。我打算在那里设个局,然后将他一举生擒。”

“这样做是不是太危险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交给其他人做我不放心,只有我亲自盯着才行。”

熊廷弼哈哈大笑道。

如果此事能成,这绝对是个破天大功。

不仅能够洗涮以前的耻辱,而且能够让所有的朝臣对他刮目相看。

****

****

天启二年十一月五日,虽然天已至冬季,但是凤阳一带却并没有显得过于寒冷。

冬日的暖阳照在大地上,一支蜿蜒数里长的骑兵队伍出现在地平线上。

他们个个身披白袍,手持骑枪,面带肃杀之气。

紧跟在他们后边是一支步骑混合队伍,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车兵,车上装载着一门门火炮。

几个明军的夜不收看不到这里,慌忙回城报信去。

叛军终于来进攻凤阳了。

占领整个淮安后,吕岩带领一万四千名大军一路向西,沿途攻城拔寨,在占领了凤阳府的大片地区后,终于来到了凤阳城前。

看着远处的凤阳城墙,吕岩是神采飞扬。

这里是中都,不仅埋着朱元璋的父亲,而且是大明的龙脉所在地。

为了守卫凤阳,朱元璋特意命令在这里建立了三道城墙,仅仅是最外围的城墙就长达30公里,城内还有内城和皇宫。

并且长期在这里屯驻重兵,即使南下支援浙江的时候,这里的兵也没有怎么被抽调。

当然,要说某个地方出了个皇帝,那是好事。

可是大明在凤阳驻扎了大量的部队,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而且为了保卫这里的龙脉,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做的,因此凤阳自大明立朝以来一直是非常贫困。

“大人,我们该找个地方扎营了。”

一个骑在白马上,儒雅俊秀的年青人说道。

“好的,传令下去,找个地方安营扎寨。”

吕岩说道。

这个年青人点点头,就带着一些白袍骑兵命令士兵们安营扎寨。

“陈将军的白袍军果然名不虚传,军纪严明,打起仗来也是攻无不克。”

贾诩赞道。

“那是当然。”

吕岩笑着说道。

这个儒雅的青年就是历史上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白袍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是一名真正的儒将。

他和他的手下皆身穿白袍,曾经率领7000白袍军从至县到洛阳,做战47次,克城32座。

当时曾有童谣言:“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吕岩发现自己的占功足够后,就将白袍军全部召了出来。

而且是长江北岸做战的主力,后来发现他们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这次攻打凤阳吕岩一共带来了七千名白袍骑兵,2000名火铳骑兵,4000名戚家军和1000名魏武卒。

对于攻打凤阳,吕岩还是有些犹豫的。

因为熊廷弼的计划是将绝大多数兵力调入坚城,凤阳当然也包括在其中,而且肯定是重点中的重点。

就算是想围点打援,恐怕也不太可能,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少援兵。

反而他还要面对一个城墙高大,兵力众多,但是打下来又没有多大用处的凤阳。

因为凤阳很穷,打下来没有多少油水。

而且他来自后世,当然不会相信龙脉一说。

就算他不打凤阳,二十几年后,大明也会被满清灭亡。

对于他来说,凤阳就像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就在吕岩打量凤阳的时候,远处的城墙上也有几个人在打量着远处的大军。

“他终于亲自来了吗?”

熊廷弼一脸微笑地说道。

“没错,刚才我们的夜不收的确看到了他的旗号。一个叛贼竟然敢封自己的为秦王,真是罪该万死。”

凤阳巡抚兼漕运总督吕兆熊一脸恼火地说道。

“不过他能够闹到这种地步也算是了不得了,只要我们边军一到,消灭他们也只是在反掌之间。”

凤阳镇守太监刘镇扯着他尖细的嗓子说道。

他们身边则有两个人沉默不语,神色复杂。

如果吕岩在这里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他们正是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以及他的救命恩人曹文诏。

“文诏,这次就拜托你们了,一定要想办法拖住他,不能让他离开凤阳。你要记住,虽然你和他的交情很好,但是大是大非问题一定要紧记心里。他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