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战火纷飞(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景泰八年的年尾,在江南之地的寻常百姓几乎感觉不到一丝的新年之意,到处都是战火纷飞,乱世之像。    从秋季开始,平叛大军的主力就在第五心柔的带领下挥师北上,掉头去江南各州郡清缴那些个零零散散的叛军。    对上官泰清的解释就是先清理掉这下小杂鱼,恢复后方的安定,然后再集中力量去对付怀王陈天胜的兵马。    至于前线嘛,赵中天先带兵在那里顶着。    十万大军兵分数路,向各处州府进发,一时间江南大多州郡都爆发了战事。    战事遍地开花,只不过战斗的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是数千官军在围剿成百上千的匪徒流寇。    别看这些叛军的实力不强,但给官府带来的麻烦可是不小。    今天几百人冒出来抢劫一下你的运粮队,明天找个大户富商抢劫一番,只要被叛军盯上的大户基本上都是满门被杀。    后天再呼朋唤友,几支叛军凑在一起攻打县城,一旦城破,那就是大肆劫掠,能抢走的统统抢光。    虽然大家个个都自称是替天行道的义军,是正义之师,但干的事不是太能见光。    各路义军之中确实有不少走投无路的朴实老百姓,他们拿起武器造反是迫不得已。    但也不乏山贼流寇、鸡鸣狗盗之辈,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人。    这些人动手抢劫的时候可不管你是大户还是善良的老百姓,反正只要有值钱的东西就是他们的,不给就是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这样一来搞得各地都是人心惶惶,有些家底的富商纷纷携款逃亡江北,或者去青州扬州这些还算和平安宁的地方。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商人也就罢了,本来就是逐利的,但甚至不少州郡的官员都跑了。    头上的父母官跑了,老百姓自然而然就成了流民,很多人活不下去只能点头加入义军,拿起兵器和官军作战,导致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大。    这里几百那里几千,四散在各地的叛军足有十几万之众。    很多县府的巡防营或者衙役,加起来也就三四百号人,结果一个山沟里的土匪就有几百,他们哪里对付的过来。    正是因为这种局面,运往前线的粮草才屡屡遭劫持,极大的耽误了前线战事。    所以第五心柔才挥师北上,暂且搁置前线战事。    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由:    从陇西混进来的那些人,需要军功去攀爬,让第五心柔彻底掌握住这些兵马。    平庆县    这里只是江南一座平平无奇的小县城,此刻硝烟弥漫。    大队的官军缓缓进入城中,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座荒无人烟、破败不堪的县城。    这座小县城原本就没多少百姓,一个月前被两股土匪占据,城中的百姓要么被迫加入义军,要么惨遭杀害。    前两天官军兵临城下,没费什么功夫,两股加起来不到三千人的流寇就被彻底击溃。    两个土匪头子的脑袋被挂在了城门口,大半的叛军都投降了。    成群结队的降卒在街上来回走着,很多人的眼神里都带着些许震惊。    他们以前遇到的官军其实并不厉害,遇到叛军只要人数处于劣势就会扭头就跑,很多人甚至会直接放弃武器投降。    乌合之众而已。    可这次不一样了,官军的纪律颇为严明,攻城阵型很有条理,仅仅两天这座县城就被拿下了。,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这一切都是第五心柔短短几个月练兵的结果。    虽然不至于说是百战之士,精锐之师,但是对付这些临时凑起来的叛军是绰绰有余的。    城外的大军行营,一面硕大的帅旗迎风飘扬,大书“第五”二字。    如果说当初的南疆道战事,第五心柔还有些声名不显,如今第五心柔的名字可是响彻江南。    流寇山贼几乎是望风而逃,少有敢正面与之对阵的。    第五心柔端坐在书房中,随意的翻看着手中的一本古书,耳朵里还在听着阮志雄的军报。    一心二用,毫无压力。    “大人,平庆县已经告破,收拢降卒溃兵两千余人,其余反贼皆杀。    精装者挑选补充入军,其余的人原地放走。”    阮志雄面色沉稳,语气平缓,这种小胜也不值得多开心。    “蒽,可以,就这么办吧。”第五心柔头也不抬的挥了挥手。    像这样的军报这一两个月他听了十几次,打这些小流寇根本就不费力。    “大人~”    浑身披挂着铁甲的独孤楠大踏步走进了军营,微笑着朝阮志雄点了点头。    这几个月靠着军功以及上官家的刻意拉拢,独孤楠已经官升从三品副将,可以说是火速升迁。    但上官一族万万想不到,这位化名马旭的将领,实则出自陇关门阀。    “有事?”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第五心柔也微笑着抬起了头,独孤楠是个战将,平日里最喜欢在战场厮杀了,很少会来帅帐。    独孤楠递过了一封书信,轻声道:“京城密信~”    “哦?”    第五心柔随手撕开了信封,目光快速的扫视着短短的几行小黑字。    “北境的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