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为君者,不可错(2/3)


演礼馆里的气氛顿时间剑拔弩张起来。

董一峰头冒冷汗,连忙出声缓和气氛,陪起笑脸说道:“诸位少侠,今日是来演礼的,还请诸位暂时搁置恩怨纠纷,把心思放在演礼上。明日即是封赏大典,若今日疏忽不学,明日在圣上面前失礼,可就不好了。”

“哼!我们已经在此等候半天,为何不见有人来教?”有人不满问道。

“礼官,礼官,快来教诸位少侠面圣大礼。”董一峰连忙大喊。

经董一峰这么一打岔,紧张的气氛确实缓和了下来,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里不是打架的地方。

……

皇宫,御书房。

苏洄跪在苏翰林面前,额头冷汗涔涔。

他面前地上摔着那份记录张小卒三人夺粮的密奏,苏翰林让他重新批阅,他却梗着脖子说自己批得无错,气得苏翰林勃然大怒。

苏翰林目光冷冽,似刀子一般盯着苏洄,再一次喝问道:“朕最后再问你一次,你错没错?!”

豆大的冷汗顺着苏洄的脸颊滑落。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

这是苏翰林第三次问他。

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让父皇满意,后果一定非常严重。

“回禀父皇,儿臣无错。”苏洄依然硬着头皮答道。

错没错?

错了。

可他记得父皇曾说过一句话:“为君者,不可错,错也不错。反行之,不错也错。”

大意是为君者,即便错了也不能认错,只需自己心里清楚,日后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即可。

然而若是犯错后向臣子们认错,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久而久之君威不存,主见全无,不错也错了。

所以,苏洄从没见过父皇向大臣们认错,哪怕他错的离谱。

苏洄觉得自己也当如此。

他是帝国未来的王,他要做得比父皇还要好。

这也是他拒绝向张小卒低头认错的原因所在。

苏翰林看着苏洄拒不认错的样子,脸上愤怒的表情逐渐散去,而后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欣慰夸赞道:“做得不错,为君者不可错。”

苏洄暗松一口气,知道自己押对了。

“起来吧。”苏翰林坐回龙案前,说道:“你要切记,你即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的君,更是天下百姓的君。你手里的朱砂红笔,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应当先为你的子民考虑。万万记住,王侯将相皆可死,唯民心不可失。失了民心,这江山就不是你的了。”

“儿臣谨记于心。”苏洄道。

苏翰林在龙案上拿起一本朱红封面的折子,一边翻看一边问苏洄:“你觉得你的武卫营三千将士,配合你的罗网情报,在没有其他力量干扰的情况下,倾尽全力,用几天时间能够抓到张小卒九人?”

“三天足矣。”苏洄认真思考一会儿后答道。

他觉得这次之所以抓捕困难,虽然不可否认张小卒九人确实有些能耐,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二皇子等势力的干扰。

苏翰林摇了摇头,合上手里的折子,递给苏洄道:“朕专门为你从东海、南境、西域和北疆召集了一些年轻悍将,总共有三十五人,这里面有他们的详细资料,你拿回去看看。”

“多谢父皇!”苏洄惊喜不已。

“不要高兴的太早。”苏翰林摆手道:“悍将如烈马,需要降服,你能不能降服他们,让他们效忠于你,还不一定呢。”

“儿臣有信心。”苏洄颇具自信道。

苏翰林道:“朕再教你一个道理:为君者,不妒能。”

“儿臣谨记。”苏洄应道。

“行了,回去准备明日的封赏大典吧。”

“儿臣告退。”

刚一走出御书房,苏洄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手里的折子,边走边看。

然而只看完第一页,他的神情就变得十分凝重。

他站定脚步,往后翻找,在最后几页找到了张小卒的名字。

待他凝神看完张小卒的资料,只觉得不真实,像是在看玄奇故事。

带着几分不真实感,他又一口气把周剑来、牛大娃等八人的资料一一看完。

这才明白当父皇听到他说用三天时间就能抓到张小卒九人后,为什么会摇头了。

他实在太小瞧张小卒九人的实力了。

不说藏匿、侦查、战阵排布等其他能力,就单说战场上以死相搏的厮杀能力,他的武卫营三千将士,还真不一定能干得过这九个人。

苏洄又快速扫了扫其他人的资料,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悍将。

啪!

他激动地一把合上折子,脸颊因过度激动而胀.红,觉得若能把折子上的三十五人全部降服,他的江山无忧矣。

可是想到和张小卒的矛盾,他不禁有些头疼。

……

演礼无疑是枯燥乏味的。

跪啊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