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五章 染布(4/5)



邓氏也兴奋的直点头。邓炽在边上听到要盖房子,想到以后滨滨与尚佐住在同一个院子,心里就说不上的别扭。

第二日,邓氏早早将布拿出来晾晒,又小心的翻锅里的白,以期染色均匀。李海哥仨及邓炽都被李诸拘着练字。现在李诸家自己造纸,孩子们练字是用水湛着在纸上写,甚少用墨在练上写。只见众人手腕处都绑着一个沙袋,小心的撇捺。

说到众人手里的沙袋,要说前几天,滨滨想着以前书上看到的古人练字,便向自家爹爹提议,让哥哥们绑着小沙袋在手腕上写。李诸试了会,发现这样写字更有力,更有利于抓稳笔,便一人做了个小沙袋,四个孩子加上李诸,都这样练字。

邓氏看着心疼,但是也不敢出声反对,心里想着自家夫君及孩子与别不同,这练字应该也是一样的。

话说回来,邓氏这边煮布、晒布,还是引起了大伯家人的好奇,张氏看邓氏停不住的忙活,笑着一边帮着看火,一边对邓氏道:“我就说你们家以后是富贵的,看看,你们家的勤劳,咱们这些从商的都没有那么早起来忙活,你们家的就被了页书,出外跑了圈回来了。”

邓氏看了看李诸父子几人,心里说不出的甜蜜,但脸上不显,只是摇头谦虚地道:“嫂子这话夸得太过了。”

张氏叹了口气,对邓氏说道:“叹,你们家的个个都是听话乖巧的,我家的真不能与你们家的相比。”邓氏听后摇了摇头,什么也没有说,各家有各家的事,这些不是自己能够与之说三道四的。滨滨发现,自家娘家性子好,言不多,事或人不好,愿不参与议论,也不打妄语,这种品性就极为难得。

滨滨想了想,自家爹爹除了乱花钱,认死理,品性也是好的。自己真是幸运的,起码爹娘不是什么渣爹渣娘那样的极品。

在滨滨胡思乱想中,邓氏又看了看正在煮着的布料。

张氏并不知道邓氏煮什么,随着邓氏的这一翻看,看到锅内的是布料,奇怪地问道:“敏,你怎么在煮布?为什么要煮?”邓氏拨了一下布,看色染得不错,张氏看邓氏专心看着布,也看过来,道:“这布紫色的,真是少见。”

邓氏看了看,笑道:“这是滨滨在书上看到的法子,说可以染布,我也就是试一试。”滨滨在旁边听到自家娘亲的话,心里一叹,看来又不可以自家闷声发财了。

张氏听后惊奇的翻了翻布,点点头道:“你家的孩子真真不错,脑瓜子活,这布染得不赖。”张氏看看布,又看着滨滨。不一阵,张氏似乎才反应过来,惊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惊愕失色地、口齿不清地道:“滨滨想出来的,孩子三岁不到,还有这本事?”张氏惊叹过后,一脸羡慕地对邓氏道:“滨滨真不简单,这样子的法子你也记下了。”

邓氏在旁边听后笑着道:“我们家的孩子没有什么长处,就是记东西牢一些。滨滨也是在书上看到。”张氏听后又是一阵赞叹。人家孩子读书是有金砖。自家孩子读书是要贴金。真不可同时而语。

邓氏看了看布。道:“这布还未洗过,不知道是否掉色,等试过,不会掉色了。咱们再一起染,想必可以赚些银子。”张氏听后忙高兴地直应好。

张氏应下后,似突然想起什么东西,匆匆回房告知李慕、李权及罗氏。邓氏奇怪的看了看张氏的背景,奇怪为什么嫂子谈话好好的突然离开,邓氏想着还要煮布,摇了摇头,没有多想,继续手里的活。

午时。李权及李慕带着一家子人到李诸的房中,二话不说,对着李诸及邓氏就是磕三个响头。

李诸及邓氏被哥哥嫂子们弄得一头雾水,哪里肯受这些礼,忙侧身让过。孩子们看到如此场景,忙跑出门,不敢,就怕不小心受了这礼。

李诸看到众人的阵仗,奇怪地不住地问道:“怎么了?权哥,慕哥,这是怎么了?你们快起来,之前不是已经说了,咱们不整这些虚的,咱们就一种地的,没有那么多规矩。怎么了?咱们一世仨兄弟,有什么好好说话,不需要跪来跪去的。权哥、慕哥,你们知道我认死理,如果我不喜欢,不想做的,你们磕破头,我也不会做的。起来吧。”

李权及李慕听后,面骖骖,知道李诸说的是实情,但仍是带着众人生生磕了三个响头,众人才互相搀扶着起身。

李权一脸敬佩地对李诸说:“诸,我知道你的性子。这次,咱们一家子向你磕头,是说以后咱们一家子都跟着你了。我李权这辈子甚少服人,但是你、你家的孩子,就你们的胸襟、你们的聪明,都是让我信服的。我李权,还有李慕,这辈子就跟着你干了。你当官,我们就赚钱给你买路;你种地,我们就赚钱给你买地;你开铺子,咱们俩兄弟就去给你当掌柜。”

李诸一听,笑起来道:“权哥,你这说啥,你是杂书看多了吧。咱们虽不是亲兄弟,可是,咱们可是血亲,哪有这些弯道。”

滨滨在旁边听后,直对李权猛点头。权伯及慕伯被大伯爷教得很好,都是实在人,都是知恩图报的,也是有大远见,以自己家里哥哥们的聪明劲,以后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