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东厂抓人(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三万人对战八万人,杀敌两万?取得大胜?”    高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嬴渊,正在逼问那三名斥候。    他打心眼里,不愿相信那是事实。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各自心中暗想。    看来陛下是真的对这场战役很不满意啊。    不然,为何将‘大胜’二字,咬的那般重?    这只能说明,在陛下眼里,那不是大胜啊!    陛下要求居然这么高...    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除非陛下是一早便就胸有成竹!    难道,陛下还懂军法?    这样看来,陛下比之太祖与武帝,都是不遑多让啊!    从太祖皇帝建国到如今,大秦已有三百余年的国祚。    然而一百五十年前,大秦陷入内乱,分崩离析,化为数个小国。    后来,秦武帝横空出世,用了十年之功,再次一统。    可惜,从那个时候开始,秦国的国力,便严重下滑。    逐渐不如其余王朝。    自秦武帝到现在,历经了六位皇帝,励精图治,可是仍然收效甚微。    不过,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却在与日俱增。    所以民间传闻,算上秦武帝,大秦已奋六世之余烈。    上至满朝文武,下至庶民百姓,都一致认为,大秦的国力,已经是当世不容小觑的存在。    然而,一场战争,彻底将大秦打醒了。    如今,获得的这场大胜,可谓是振奋人心。    然而,嬴渊的心都要碎了。    尤其是在得到那三名斥候的再次肯定回复后。    嬴渊彻底愣了。    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已经承受不住压力。    碎了。    真的碎了。    原来,这就是蓝瘦香菇的感觉吗?    真的...    艹!    嬴渊豁然起身,挥了挥衣袖,直接离开此间。    见状,文武百官纷纷皱起眉头。    陛下这是生气了?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因为对这场胜仗感到失望了?    可不管怎么说,曹操与潘凤之间默契配合打赢的那场战役,让众人都是看到了希望。    ......    皇帝都走了,朝会自然便就散了。    事后。    嬴渊在宣政殿中大发雷霆。    整座后宫,无论侍卫、太监等,都是心存惊悸。    好像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这般大怒呢。    到底是谁,触怒了龙颜啊!    宣政殿周围。    所有人都尽可能的屏住呼吸,静静地矗立在原地,连动都不敢动。    龙颜一怒,血流千里啊。    他们也在担心,会被陛下的怒火波及。    片刻后。    右相蔡京、户部尚书和珅,二人来至宣政殿前。    然而,他们谁也不敢迈进殿中。    因为他们听到了嬴渊歇斯底里的怒吼声:    “大胜!大胜!好一个大胜!”    他本来以为,曹操会输。    可是没想到,却是一场大胜。    这让他距离亡国的目标,又远了一步。    心中岂能不气急败坏啊!    砰——    忽地,从殿内,砸出来一个青花瓷瓶。    落在地面,瞬间四分五裂。    和珅心头一跳,小声道:“蔡相,看来陛下,确实是对这场战役,心存不满啊。”    蔡京抚须道:“陛下心中设想的那个目标,应该是全歼楚军先锋。”    “全歼?这怎么可能?”和珅瞪大了双眼。    哪怕是兵圣在世,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吧?    蔡京沉声回应道:“为何不可能?陛下能预料到此战会胜,自然也能预料此战的最佳结果。    你可莫要忘记,咱们这位陛下,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位陛下了。”    言辞凿凿间,对嬴渊充满了推崇之意。    这时,负责贴身保护嬴渊的一位身着白甲的侍卫,向蔡京与和珅抱拳作揖道:    “二位大人,你们也看到了,陛下正在气头上,要不,您二位还是晚些时候来?”,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闻声,蔡京与和珅相互对视一眼,前者从怀中掏出一个奏章,缓缓开口道:“不知将军名讳?”    对宫中侍卫称为将军,其实是一种尊称。    毕竟是天子近前侍卫,论待遇,自然与众不同。    “不敢,卑职赵云,字子龙,见过蔡相。”    那名白甲侍卫不卑不亢道。    倘若嬴渊知道他的名讳得话,肯定会被吓一跳。    一声石家庄赵子龙,让多少英雄肝胆俱裂啊!    “原来是赵将军,劳烦将军,务必要将这份奏折,亲自呈报于陛下。    这奏折中,是自与楚国开战以来的各种粮饷所需,目前均已筹备得当,以发往前线。    多余出来的一部分,本相都已经用来抚慰因此战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了。”    蔡京将奏折递给赵云。    他在奏折中,并未明确指出,是谁贪污了粮饷。    既然皇帝陛下决意对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那么就做好当下的事情便是。    所以,那奏折里,他只写了,已经将亏空的粮饷等,全部征集过来了。    已经战死的将士,将会把这粮饷等,发往他们的家里。    这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