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出征(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倭国动用了大量的忍者,潜伏到大秦。    得知锦衣卫兵分三路,齐出咸阳城时。    他们便就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同寻常。    本打算在锦衣卫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可是谁又能预料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大秦的江湖侠客,也出动不少。    他们于各地斩杀忍者。    一场江湖与江湖之间的争斗,便就开始了。    龙虎山、武当、蜀山剑宗等,均派出了大量高手。    此战过后,据好事者估计,来到大秦的忍者,约有上千余名。    但是能够回到倭国的,却不足百名。    当然,大秦江湖这边,亦有不小伤亡。    不过,其代价肯定是要比倭国忍者低的。    有了那些江湖侠客的保驾护航,锦衣卫最终将圣旨交到了霍光手上。    当然也包括雨化田。    一路上,算是有惊无险。    ...    泉州。    水军大营中。    霍光召集诸将议事,将皇帝亲自颁布的出征时间公之于众。    随后,他语重心长的开口道:“海战不比陆战,此战,要么不打,要么打,就必须做到首战即终战。    最好是能一战定乾坤!否则,在想出海进攻夷州,将会难上加难。”    紧接着,郑成功便说了一些关于夷州境内的具体情况,    “敌军目前将主力,都放在了夷州城里,总计约有二十余万倭寇。    至于与夷州城互为犄角之势的赤嵌城里,却只有不足十万的守备兵力。    届时,我军三路并进,其中两路大军,负责牵制夷州敌军视线。    另外一支主力大军,可趁机攻打赤嵌城,只要能将赤嵌城打下来,那么我军便有了登陆的地点。    届时,整座夷州,便就是我军的囊中之物了。”    他身为泉州刺史多年,一直都想收复夷州。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所以,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今,那些准备,在今日,都可以用得上了。    很快,霍光便做出了战略部署:    “先锋张辽,领兵五万,攻占澎湖列岛;    本帅将亲自领兵二十五万,与敌正面对决。    郑成功、赵云、霍去病,由你三人领兵三十万,以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赤嵌城。    与本帅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一举收复夷州!    诸君,此战,不成功,便成仁!”    话音刚落。    所有将领,便齐齐起身,郑重作揖道:“诺!”    ...    咸阳。    雨化田来到相府复命。    蔡京抚须道:“这件差事完成的不错,待夷州之战结束后,本相会让你得偿所愿的。”    雨化田抱拳回应道:“多谢丞相。”    他走后,曹操从屏风后面走出,不解道:“丞相为何要帮助这样一个人?”    不得不说,曹老板看人能力还是有的。    他感觉雨化田心思深沉,并不是一个很好操控的人。    蔡京笑道:“东厂与锦衣卫都已经有了,想来陛下也不会在乎多一个厂卫。    本相打算让此人做新的厂卫之主。”    曹操微微皱起眉头。    蔡京解释道:“这样做的原因有二。    其一,东厂与锦衣卫相争太甚,易伤元气。    其二,这两个组织,对陛下太过于死忠,若是有朝一日,本相下野。    那么,朝中便无人可以制衡陛下,这不是一件好事。    厂卫是双刃剑,伤人也伤身,所以,在建造一个类似的组织,可以起到三足鼎立的效果。    而新的厂卫组织,将会心向百官,重点是,你能否驾驭得住那个名叫雨化田的阉人。”    曹操明白了他的意思。    来俊臣虽然是刑部尚书。,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可是对他这种酷吏而言,只能选择效忠皇帝。    倘若有一天,皇帝不需要他了,那么,他一定会被文武百官的唾沫给淹死。    成为众矢之的的下场,肯定是不好的。    来俊臣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那么锦衣卫,自然也就只效忠皇帝一人。    这样一来,皇帝手里握有两大利剑,将来岂不是想杀士大夫,便就随意杀了?    所以,找个可以利用的人,形成一个全新的厂卫组织,是一个能够很好的,平衡朝堂的法子。    “算算日子,泉州那边也快了吧?”    蔡京喃喃一声。    曹操点了点头,“快了,还有四五日的功夫。”    二人谈到这里,蔡京突然想起一件事,笑问道:“此次收复夷州,陛下没有用你,你这心中,可有怨恨?”    其实任霍光为帅这件事情,不止他没有想到,文武百官也没有想到。    他们原本以为,曹操是适合挂帅的最佳人选。    毕竟,他可是由陛下一手扶持起来的。    而且,还精通兵法。    甚至都打败过楚国。    用他来对付一个小小倭国,岂不是手到拈来?    可事实呢?    陛下却启用了,许久未曾上过战场的霍光。    不得不说,很让人感到意外啊!    曹操摇头道:“陛下自有陛下的打算,为人臣子,岂会生怨?    更何况,此战陛下没有用我,反倒是让在下心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