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白起(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整整百年来。    大秦对外战役中,爆发的最大海战,以大获全胜完美收官。    秦军已经开始登陆。    无论倭寇那边,做着怎样的抵抗,在虎狼之师面前,统统都是无用功。    目前。    整座夷州岛境内的百姓们,都听到了炮火连天声。    有消息灵通的人已经知道,是大秦的军队打回来了。    一个小村落里。    几位年长的老人家,正聚集一处。    时不时的,会有年轻人将外边的消息带回来。    其中有一人开口道:“老哥几个,你们说,咱们大秦的军队,能将倭寇击溃吗?”    有人摇头回应道:“不晓得。总而言之,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咱们大秦的军队,试图将咱们夷州岛上的倭寇赶出去,我已经心满意足喽。”    倭寇在岛上横行霸道多年。    而且,还试图将下一代的年轻人,彻彻底底的改造成他们樱花国的子民。    不少人已经开始忘本。    就连那些知道自己根在哪里的老人们,也暗自觉得,大秦再也无法收复夷州了。    所谓的老秦人三个字,已经在这片土地上,近乎断绝。    如今,又听到朝廷派遣军队过来了。    这怎能不让他们这些老人家激动?    当然,有些亲近倭寇的年轻人,反而倒是觉得,大秦有意挑起战争,是邪恶的一方。    他们连根在哪里,都已经忘了。    ...    霍去病、郑成功那边,也已经成功登陆。    接下来,他们就要率领大军,准备攻打赤嵌城了。    各种大型的攻城器械,悉数被搬到了岛屿之上。    一场海战,并没有让他们的攻城器械受损。    毕竟,放着器械的船舶,都在大后方。    有了充足的攻城器械,他们才有把握,以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赤嵌城。    这一次,他们采取了大秦将士最擅长打的围三缺一战术。    意思就是,将赤嵌城三面围攻,留给敌军一条生路。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这样的话,在倭寇守城时,便会因为那个生机,而不做困兽犹斗。    “北面的城门,便交给我了。”    赵云一马当先,领了数万人,便就向北城门的方向挺进过去。    郑成功向霍去病作揖道:“在下就负责西城门。”    后者点了点头。    兵分三路,直捣黄龙。    负责固守赤嵌城的加藤嘉明,已经派人去向夷州城那边请援去了。    但是,此时的丰臣秀吉,哪里能够顾得了他?    于是,加藤嘉明没有等来援军,却等来了丰臣秀吉亲自所写的一封信。    信上只有一句话:    为天皇尽忠。    其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八嘎!八嘎!可恶的秦人,八嘎!”    加藤嘉明,将浑身的怒火,都宣泄到了秦军身上。    他亲自监督守城。    倭寇不擅长守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只不过,有了必死之决心的加藤嘉明,在指挥军队守城时,倒是有那么几分人在城在的既视感。    所以,秦军在尽量减少己方伤亡的情况下,一时半刻,还真的很难拿下赤嵌城。    只得在城外安下大营。    至于霍光那边。    此时,也已经在沿海一带驻扎了。    丰臣秀吉此刻就像是一头乌龟一样,紧闭城门不出。    哪怕是霍光露出一两个破绽,丰臣秀吉也失踪据城不出。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霍光的计划得逞。    因为他一开始的打算,就是要等到郑成功等人拿下赤嵌城之后,再向倭寇发起总攻。    ...    张辽已经成功收复了澎湖列岛。    也就是说,后续的秦军将士们,可以通过澎湖列岛,源源不断的登陆到夷州。    这为秦军赢得了一条宝贵的补给线。    有了澎湖列岛,霍光就可以与倭寇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了。    一旦抓准时机,倭寇将兵败如山倒。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此前,嬴渊就有下令,夷州一战,无论收获多少倭寇俘虏,一律坑杀,一概不留。    所以,基本上,只要倭寇一旦战败,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俘虏?    不存在的。    ......    半月后。    咸阳城。    宣政殿里。    嬴渊刚接到夷州那边千里加急的战报。    此时,蔡京与秦桧二人,均站在他的跟前。    前者作揖道:“恭喜陛下,大军登陆,倭寇便失去了海战的优势。    而攻城战役,向来都是我秦军所擅长的,此战,必胜。”    虽说他不太懂什么兵法。    但是所说的这番话却是不假。    就连曹操都深以为然。    可是嬴渊这边,却有点儿担忧,“可有樱花国那边的消息?朕怕他们会往夷州增援。”    闻声,曹操抱拳道:“请陛下放心,霍元帅那边,有整整六十万大军,即使倭国增援,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臣听说,倭国此时已经爆发了内乱。规模虽然不大,可也是一场不小的麻烦。”    嬴渊点了点头,“催促霍光尽快收复夷州,然后整军备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