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兵分六路(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将士兮守四方。    秦军远征倭国,这场战役,可谓四方瞩目。    无论是秦国本土,还是他国,都十分关注。    毕竟,这是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浩大远征。    后世人将这场战役,赞誉为‘奠定大秦海军强盛基础的立威之战’。    说是此战对于后世华夏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当然,正在身处于此战的众将士们,只想着,还能否活着回到家乡。    纵然不能,也希望,可以落叶归根。    主战舰之上。    霍光巍然矗立于甲板尽头,看着茫茫大海与一望无际的船舶,心中思绪纷飞。    霍去病来到他的跟前,正色道:“可是在担忧此战之胜败?”    闻声,霍光巡视四周,发现只有他们兄弟二人时,他才发出一声忧虑的叹息,似喃喃般说道:    “我详细了解过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一众倭国名将的兵法韬略。    即使放在咱们秦国,对一些将领来说也是不遑多让,这场战役,有的打了。”    霍去病好奇道:“我听说,倭国那边爆发了内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霍光直言道:“根据锦衣卫的调查,好像是倭国的天皇驾崩了。    新任天皇继位,德川家康等人野心勃勃,正打算发动政变。    也不知现在情况到底怎样了,倘若他们真的发动政变,那就是天助我大秦。    我等或可趁此机会,一举将倭国占领。”    霍去病皱眉道:“我们现在对倭国的情报,掌握的还是太少了。    他们本土之上,究竟有多少军队?”    霍光应声道:“倭寇那边,宣称有一百五十万大军,可是根据锦衣卫的调查,不过只有八十万左右而已。    而且,还都被那些大名掌握在手里,他们各自为政,表面上顺从天皇的旨意,实际上,心怀鬼胎。”    按照双方的军队数量来算,大秦的这六十万大军,完全是有可能将倭寇压着打的。    甚至还能一举将他们扫荡全灭。    但这是幻想。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一旦将倭寇逼急了,他们在第一时间筹备出来的军队,绝对不止八十万。    就像是楚国攻打大秦,要真是将咸阳给拿下来了。    那么,秦国南方的一些重镇,一定会全民皆兵。    届时,分分钟都能够凑齐几百万大军。    军队数量多,不一定有战斗力,可也是不小的麻烦。    甚至若是遇到一位雄主,还能趁此机会重塑新乾坤,建立新世界。    所以,征讨倭国一行,霍光从始至终,都没想着,能将倭国的领土全部攻打下来。    他只是想按照嬴渊的意思,多杀一些人而已。    对倭寇采取怀柔政策一点用都没有。    他们没有感恩之心。    甚至会因此怀恨在心。    所以,对付他们最好也是最佳的方式,就是将他们打痛。    在嬴渊前世历史上,若不是有一枚核武从天而降,杀了倭寇不少人,他们依旧还不会选择投降。    本性如此,只有打痛这一个法子。    你将他们打痛了,他们反而不会记仇,还会崇拜你,拼了命的和你攀上关系。    对于霍光他们来说,已经对倭寇这个种族,研究的相当透彻了。    “倭寇内部并不团结,这倒是一个天赐良机。这场战争,你想好该怎么打了吗?”    霍去病询问道。    霍光沉声道:“以杀人为主,兵分六路。”    其实这场战争,最好的方式,是集中兵力,优先灭掉倭寇本土上的一个大名,再去逐个击破。    当然,这是在他们心怀鬼胎的情况下。    倘若将他们逼急了,也是有可能使他们被迫握紧成拳。    而兵分六路,以闪电战的方式铺开这场战役,可塑性就很大了。    只要有其中一路,能够完成嬴渊的命令,那么,这场战役,胜利的一方便是秦国。    ...    承平五年四月中旬。    霍光抵达倭国附近。    吕布、赵云为一路,领十万兵,从九州方向进军。,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白起、郑成功、为一路,领十万兵,从四国方向进攻。    张辽、典韦为一路,领十万兵。    荀彧、许褚为一路,领十万兵。    霍去病自为一路,领六万精骑。    霍光、郭嘉为主帐大营,领兵十余万,坐镇大后方,以准备随时驰援各路。    整整六路大军,齐头并进。    ...    咸阳城。    宣政殿。    嬴渊刚接到战报,得知霍光他们,已经快抵达倭国时,显得异常兴奋。    就在这时,端坐在他对面的蔡京突然猛烈的咳嗽了几声。    那感觉,就像是快将肺咳嗽出来了。    见状,嬴渊皱眉道:“爱卿没事吧?”    待蔡京情况稳定下来以后,才勉强挤出一抹微笑,缓缓开口道:    “请陛下放心,老臣无恙,只是年纪大了,身上便多了些小毛病,不碍事。”    嬴渊担忧道:“国事是做不完的,要多注意休息。朕仰仗于你的地方,还有很多。”    这是一句实话。    毕竟,在他眼里看来,满朝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