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冠军侯!武安君(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军侯!武安君!    宣政殿中。    嬴渊正在与蔡京等人商议,有关倭国投降的具体事宜。    秦桧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自然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此战我军付出太大,为防止今后的倭国报复,臣建议,要派一支军队,在倭国长期驻扎。    并且严格要求倭国境内,将军队数量,控制在十五万左右。”    蔡京微微皱眉道:“想法是好的,可是倭国能答应?此战之所以胜,是因为有霍将军千里奔袭的功劳。    倭国的军队元气未伤,万一他们联合起来,反抗我军,只怕...战线太长,不利我军用兵。”    按照他的构思来说,如今这个局面,已经很好了。    可以趁机狠狠讹诈倭国一笔。    倘若太过咄咄逼人,倭寇那边,也肯定不会答应。    嬴渊道:“所谓谈判,就是要先谈,谈完之后,才能做判断。    秦桧,和珅,朕相信你们二人,相信你们能为大秦,为我华夏,争取到最大利益。    但你们是文人,只有你们前去谈判,只怕会被敌军的武将所震慑。    朕打算让魏王同去,不知魏王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他便看向曹操。    皇帝有令,岂敢不从?    曹操连忙作揖道:“回陛下,既然陛下相信微臣,微臣自然要为陛下分忧。”    闻声,嬴渊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正色道:“你们三人,就大胆的谈,谈不拢就继续打。    放心,有朕,有这满朝的文武百官,为你们兜底。    你们只需记住,此行,就是要扩大霍光等人的战果,让倭国五十年内无法再兴兵戈。”    此前,他们都说,此战要打出一个百年和平。    但是谁都清楚,一百年太久了。    真正能打出一个五十年和平,也是好的。    此时,蔡京突然作揖道:“陛下,对倭战役,已经暂告一段落,您看,关于有功之臣的赏赐...”    按理来说,需要等霍光等人,班师回朝以后,再决定赏赐一事。    但是,如今倭国那边,还离不开他们。    至于,他们还要在倭国驻扎多久,也没人能够知晓。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万里行军,将士们已然劳累不堪,如不再去赏赐,只怕会造成军心浮动的一幕。    这也是霍光担忧的地方。    所以,那个赏赐,自然是越早颁布越好。    嬴渊点头道:“此言有理,将士们在前方浴血杀敌,朕总不能让他们寒心。    丞相以为,该如何对有功之臣进行赏赐?”    对他来说,答应这个提前赏赐,无非有两个原因。    第一,那些将士们,是去打倭寇,站在民族大义上这点来讲,也必须赏赐。    这跟自己想要亡国昏庸,可没有什么关系。    第二,赏赐的东西多了,吏部与户部那边,也都有压力。    要是能赏出来一批功高震主的武将,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也能间接帮助自己亡国昏庸。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上哪去找啊?    蔡京道:“其实其余将士,都好赏赐,但是唯独有二人,需要陛下亲自决断。    此二人乃是此战的最大功臣,一人叫做白起,此人杀人最多。    一人便是那千里奔袭,生擒倭国天皇的霍去病了,据说,他还在东京府进行了封禅,大涨我大秦国威。”    国朝有律法。    所获得的军功,都有相应的奖励。    比如一个普通士卒,杀一个人,赏钱。    杀五个人,就可以当伍长。    这方面的赏赐,都是吏部与兵部来共同协调。    至于张辽等人,也可以按照那个律法去一应赏赐。    可是唯独白起和霍去病不一样。    前者杀敌数量实在太多了。    若是按照人头数来算功劳,白起可以封王。    但是,这可能吗?    这不可能!    大秦,已经不允许再多出一位异姓王了。    至于霍去病,直接影响了战局的发展,让秦军可以大获全胜,也是居功甚伟。    所以有关这两个人的赏赐,必须嬴渊来亲自拿主意。    白起与霍去病这两个人的能力,没有人比他更能了解了。    都是古代历史上著名战将,都有统帅一方的实力。,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说实话,留他们在身边,自己被楚国或是其它国家攻灭的计划,只怕是要无限期拖延了。    但是,他们打的是倭寇,所以不得不赏。    顿了顿,他才缓缓开口道:“封白起为武安君,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不知这个赏赐,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在这个世界的大秦已经列国中。    君与侯的爵位相当。    当然,这是在朝廷的制度上来说是如此。    但是在百姓眼里,君还是要略大于侯。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蔡京他们认为,这个赏赐,恰如其分。    “陛下英明,只赏其爵位,不赏其实权,既能不使他们寒心,也可以使他们对陛下您心怀感恩,臣,赞同。”    有了蔡京的率先表态,其余大臣们,自然是不会反对。    其实嬴渊完全没有考虑那么多。    他认为,那两个封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