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对外用兵(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毛遂掷地有声,态度决然。    这让姬重耳感到出乎意料。    群臣都陷入了一片沉寂当中。    包括韩非子在内。    他们这些名臣,焉能不知,此时并非是伐秦时机?    只是,晋帝铁了心要做此事,他们又能如何?    难道非要像毛遂一样,死谏不成?    “你想造反不成?”    片刻后,姬重耳大怒,“伐秦一事,乃为国策,岂容你妄议?”    妄议大政。    这是一个可以轻,也可以重的罪名。    不过,毛遂乃言官出身,最不怕的,就是头上多几顶帽子,    “臣为辅相,难道,就不能劝谏陛下,收回成命吗?”    按理来说,御史中丞这个官职,乃是御史大夫的次官,也就是助理。    不过,在晋朝,御史中丞却是丞相的助理。    是除了丞相之外的第二把手。    如果连他都不能对所谓的‘国策’说三道四。    那么,整座晋国朝堂上,除了已经死去的蔺相如,便无人可以说了。    这时,郭开突然开口道:“毛大人,为何您在陛下决定这么做之前,不去劝谏?”    “反而等颁布圣旨,我大晋百姓尽皆知晓的时候,再来劝谏?”    “陛下贵为天子,如果冒然收回成命,岂不是言而无信?届时,天子的威仪,该何去何从?”    闻言。    姬重耳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开口道:    “毛遂,朕念你赤胆忠心,便不追究你今日失言之罪。”    “朕已决定伐秦,如有不从者,杀无赦!”    他觉得自己做的没有毛病。    如今大战在即,最忌讳的,就是朝廷官吏离心,不能拧成一股绳。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毛遂愣了愣神,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坐在自己面前的皇帝陛下,居然会听郭开的话。    顿了顿,他扭头看向郭开,咬牙切齿道:    “你一个降卒,是谁给你的胆子,敢在这大殿之上乱放厥词?”    后者不仅不恼怒,反而还彬彬有礼的说道:    “毛大人,您这就说错了,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下官只要还在晋国为官,就要为陛下分忧,为晋国分忧。”    “毛大人也不用夸赞下官,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一听,毛遂当即就气不打一处来。    还夸赞你?    “呸!”    毛遂朝着郭开,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开口道:    “若有朝一日,我大晋亡国,多半就是因为你!”    此话一出,郭开当即便就跪倒在地,向晋帝痛哭流涕道:    “陛下啊,您听到了吗?毛遂咒我大晋亡国啊!”    “他说微臣也就罢了,可是,他居然咒我大晋会亡啊!”    说到这里,他又看向毛遂,语重心长道:    “毛大人,你究竟是何居心啊?一直反对陛下伐秦。”    “您是不是收了秦国什么好处?”    “又或者说,您认为我晋国,已经无法恢复到往日的巅峰,所以要另寻君主了?”    “毛大人,下官知道,您为何一直针对下官了,秦国杀了下官的全家,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能够在晋国杀了下官。”    “而你,就是想为秦国立个投名状,所以,才会针对下官,所以想让下官死,是也不是?”    话音刚落。    毛遂便被他气到浑身发颤的地步,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只能是一个劲儿指着他,    “你...你...你...”    郭开趁机反驳,“毛大人,倘若下官说的不对,您就当下官放了个屁。”,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但是,下官对晋国,绝无二心,下官想报灭族之仇久矣!”    “而且,此时不伐秦,难道,要等到秦国的土改大业,成功之后,再去伐秦吗?”    毛遂到底是老了,面对他的咄咄逼人,竟是毫无招架之力。    又或者说,让毛遂去面对君子还行,但是面对像郭开这样的小人。    就像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最终,毛遂又面向姬重耳。    希望靠着往日君臣之间的一点儿情分,能够劝说对方改变心意,    “陛下,伐秦之事,不可取啊!列国至今都无动向,俗话说,箭射出头鸟...”    还没说完,姬重耳便冷哼一声,“够了!”    “毛遂,你不要将市井的那一套,搬到朝堂上来!”    “朕说了,伐秦之事已定,无需再议!”    毛遂心有不甘,“可...”    姬重耳怒声道:“没有什么可是!”    听到这里,毛遂表情呆愣住了。    缓了半晌,他苦笑一声,竟是有所释然。    然后深深看了一眼郭开,咒骂道:    “老夫诅咒你,此生,必不得好死,受万箭穿心之痛!”    刚说完。    便看向不远处的一个柱子,凄凉大笑道:    “吾曾劝楚与晋合,也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能人贤士不计其数。”    “然而如今,却连个小人,都争执不过。”    “当年吾佩剑相见楚帝,亦无今日之忧也。”    “或许..吾真的是老了,发迹于游说,最终死于小人唇枪舌剑...真是可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