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芈月(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秦国拒绝和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楚国。    大楚王都,太安城中,皇宫内。    政和殿是大楚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这一日,春申君黄歇将秦国拒绝和谈一事,告知了楚帝。    后者显得尤为震撼。    “秦国这是想做什么?难道,他们真的敢跟咱们大楚全面宣战?”    楚帝芈熊正值壮年,意气风发。    有鲸吞天下之心。    即使项燕在秦国遭遇大败,但是依旧没有灭掉他的万丈雄心。    还在想着,可以竭尽所能的,剥削秦国的利益。    虽说和谈只是个幌子,楚国真正想做的,是要拖延时间。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秦帝嬴渊,竟然一口回绝了和谈之事。    黄歇作揖道:“秦帝昏聩,不足为虑,若我大楚倾举国之力,三年之内,必灭秦!”    楚国从来就没有将秦国当做是自己的对手。    一直以来,他们心中的强敌,只是齐国。    但是,楚国地理位置特殊,夹在齐、秦两国之间。    疆域有限。    一个国家若是想有着明媚未来,首先要做的,就是版图够大。    毕竟,只有占的地盘大了,将来才能有更多的资源和人才可以利用。    但是,楚国疆域受限,远远比不上齐国。    他们若是想要超越齐国,只能试图吞并大秦。    如此一来,或可赶超齐国。    所以,灭秦,就成了大楚唯一抉择。    他们准备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当得知,秦国的皇帝,是个无能之辈时。    芈熊悍然举起兵戈。    项燕率领的大军,只是小试牛刀,其真正目的,是要试探清楚秦国目前的军事实力。    几场大战下来,芈熊可谓信心倍增。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虽说项燕在最后一战中败了,但是,毕竟前期将大秦揍的快喊爹了。    就冲这个,在芈熊心里,就认为,秦国不过如此。    最后一战,也肯定是项燕轻敌导致的结果。    “大军与粮草,何时能够准备充足?”芈熊问道。    虽说楚国的疆域不比齐国。    但是,人家的疆域版图绝对要比秦国大不少。    不过是横向版图,东西跨度极大。    东边是楚国最为富饶的地方。    全国三分之二的粮食都产于东方。    这就导致,将东边的粮食,运到西边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请陛下放心,我八十万禁军早已严阵以待,就只差粮草了。    毕竟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只是这输送粮草,至少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黄歇说的时间,是比较充足的情况下。    若是紧凑些,也就一个多月左右。    “两个月?这么久?朕能等得起,但是项元帅能够等得起吗?    在我大军开拔至秦国疆域之前,必须要保证,函谷关还在朕的手里。”    芈熊沉声道。    当年,秦武帝在世时期。    齐、楚、晋三国伐秦。    当时秦国所面临的情况,远比现在要糟糕。    可是呢?    秦武帝亲身降临函谷关,与将士们一同守关。    三国六十多万大军,愣是没有打下函谷关。    联军就此不欢而散。    虽然那一次攻打秦国,只是三国联盟的一个态度表现。    不过,函谷关也因此名动天下。    甚至被一些人誉为西方第一关。    所以,芈熊心里很清楚函谷关的重要意义。    只要能将此关,牢牢的握在手里,那么,大秦的门户,等同于随时向楚国展开。    “启禀陛下,项元帅久经沙场,深知兵法,应该能守得住。”,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黄歇不太确定。    毕竟,他可是听说,项燕身负重伤。    不知,还有没有能力,可以指挥军队。    “应该?朕要的不是应该,是一定!命人快马加鞭,前往函谷关,帮朕问一问项燕,他能否守得住,不然,朕随时考虑换帅!”    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    这一点,芈熊心知肚明。    他是料定项燕不会舍弃帅位,一定会拼死守城。    “陛下的意思是说,即将出征的那八十万大军,也归项燕统帅?”    黄歇似乎对于皇帝的决定,有些惊讶。    毕竟,项氏一族,在楚国境内,可是一座庞然大物。    如果那项燕手握八十万禁军,一旦做出不臣之事,后悔莫及。    顿了顿,芈熊皱眉道:“听春申君的意思,似乎有举荐的人选?”    黄歇直言道:“不知陛下以为,养由基此人如何?”    闻声,芈熊摇了摇头,道:“让养由基对付固守边疆尚可,论统帅之能,他还不如景阳等人。    更何况,景阳老将军他们,远不如项燕熟悉秦国。    灭秦一战,朕期待许久,不容有失,为保万一,必须由项燕统率。”    “臣明白了。”    黄歇深深作揖。    “还有一事,你这个丞相,要留留心。朕让屈原在一些地方试验新政,但是他毕竟还年轻,必要的时候,你要出面帮帮他。”    语罢,芈熊便摆了摆手。    待黄歇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