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具装骑警,出击!多亲亲就不会喘不上气了(2/3)

对于手枪而言这已经是不太可能命中的距离了,于是他便收枪返回了屋内。

身中五枪的那人已经断了气,但另一人还没死,仍在惨嚎——枪口动能只有二百多焦耳的.32手枪弹实在是有些羸弱。

他,以及逃到了咖啡馆外还是被击倒的另一个盗匪都被大家给拖到了角落,在场避险的人们之中恰好两位结伴逛街的医馆的护士,她们开始为二人紧急包扎。

现在,紧张不已的府警们的注意力全在这些声势浩大的人潮上。

因为现场状况混乱,接连十几声枪响的缘故让附近区域的府警们误判了现场形势,他们还以为是两支激烈对抗的游行队伍在开火对射。

终于,一队“骑兵”从朝汐大道的南边赶了过来。

亮红色的半身札甲、边军盔、环臂甲、蓝灰色的衣装、皮制皂靴,手持半截黑半截白的长木棍,胯下的高头大马挂着钢制马面子和札甲形制的鸡项(护脖)。

草,太帅了!

这些半具装“骑兵”正是上海府警的骑警队,专用于驱散游行队伍。

蓝红相间、甲胄俱全,骑警们的装束可以说非常之拉风和威武。

“并排,走!”

“驾!”

十余骑刚好布满了整条大道,他们在短暂的整队以后迅速出击,并排向前,齐头并进。

骑警们的速度倒是不快,大致和普通人慢跑的相仿,但即便如此也堪称马蹄声隆隆、压迫感满满了。

披甲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被冷兵器伤害,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威慑力;同时,两旁还有持枪的巡警随同前进,护卫中间的骑警们。

面对有若压路机一般冲来的骑警们,刚刚还缠斗厮打得难解难分的三千多游行人群顿时骚乱了起来,许多人下意识地向周围逃跑,完全控制不住心底里的恐惧,拔腿狂奔。

通常来说,骑警在控制、驱散大规模人群时能发挥独特的显著作用,后世警务机构认为一名骑警在威慑力上能抵得上十名步行的巡警,往往十几名骑警就能有效控制上千人聚众示威的局面。

人类对于马匹的恐惧是源自生理本能的,很难抑制,面对大量骑兵仍能稳住阵脚的军队古往今来都是少数。

俄国人在拍摄《战争与和平》时,客串群演的机械化步兵们面对滚滚而来的骑兵集群依旧会下意识地躲避而导致队形散乱。

“停!”

“吁——”

上海府警的骑警们绝对堪称训练有素,或者说是不愿意惹麻烦——他们每前进大约三十米就会减速停止,从而给仓惶的游行人群一点儿时间逃离现场,不慎摔倒的人也能趁机连滚带爬地起身跑开。

等上十几秒以后,骑警们就再次前进,继续向人群施压。

只不过半刻钟而已,先前还声势浩大的数千人群就被成功驱散了,现场只剩下一片狼藉。

因为斗殴、践踏而受伤的人被抬到了路边,或躺或坐,一溜儿足有上百人。

至此,情况被彻底安定以后,警员们才有余暇顾及附近。

“乖乖,先前是你们这开的枪啊。”

“谁干的?出来。”

结果周长风刚一出列,两名巡警就如临大敌似的上来将他擒住了。

因为沪宁杭方言的缘故,沟通成了不小的问题,好在虽然周长风与夏筱诗不会说方言,但警员们却听得懂官话。

了解了前因后果以后,其中一名瘦高的副警司不禁感慨道:“您这个厉害的呀,够狠。”

之前那两个中弹未死的盗匪虽然得到了紧急包扎,可奈何周某人枪法的缘故,现在还是死了——俩人皆是躯干中弹,小威力的.32虽然停止作用不足,但不代表打不死人。

“诸位都能作证吧?嗯…料想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还是烦请您跟夫人随我等走一趟,只消片刻工夫就行。”

由于周长风现在并无重要公务在身,所以即便有数十人能够作证,但基本的流程还是得走一遍的。

等到了闵行县巡检司,职员们几乎全程都在啧啧称奇,而周长风也反过来赞誉那些骑警。

双方一边商业互吹一边记录经过,最后在拍照和签字画押以后,这一桩无妄之灾才终于了结了。

虽然说的是“片刻工夫”,但实际上前后也花了一个多时辰。

临走前,周长风还从巡检司白嫖了一盒.32手枪弹——夏筱诗又不会闲着无聊打枪玩,所以之前所用的那八发子弹还是一年多以前的。

耽搁了这么久,现在也没精力再去其它地方了,于是二人便乘坐有轨电车返回了下榻的客栈。

作为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服务业的发展毫不逊色于欧洲,许多东西在如今都已经有了雏形,至少在酒店开房这方面与后世大差不差。

虽无身份信息识别,但有证件登记与指纹留档——财大气粗的上海府是大明第一个普及指纹比对刑侦技术的。

为几百万人口存储身份信息,而且能够快速检索,在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