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47 旦夕可下(1/2)

天子郑爻在平昌门城楼之上将这一幕看在眼中,虽因间隔太远没有听清郑荣到底说了些什么,却见幽燕雄师缓缓退往,忙传令集结在城下的禁军尾随追击。

侥幸免得一逝世的朝廷禁军,见幽燕雄师渐次后退,然而旌旗严整分明,殿后部队阵列杀气腾腾,哪里敢听令追击,无不停在原地面面相觑、静观其变。

郑爻见手下兵马这样一幅不思进取的样子容貌,愈奋发怒,连下几道诏书,催动雄师发起攻击。

郑爻虽不得势,却依旧还是天子,不能明目张胆地违背诏书。

因此洛阳城下禁军几个将领互相商议了一下,谁都不愿意当这出头鸟。于是他们便各自出动五千兵马,编成一个两万五千人的密集大阵,只求将幽燕赶远些,也好交差。

没想到幽燕雄师固然后撤,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见朝廷禁军前来追击,殿后部队随即前进抵挡住敌军前锋,两翼骑兵也同时转身绕了一个大圈,乘势袭击禁军两翼。

朝廷禁军蓝本便是新败之师,又只想着同幽燕雄师接触一下,随即撤退,并没做好防御筹备,因此完整无法抵挡这般凌厉攻势——在幽燕雄师三面同时打击之下,立即失往斗志,向京城洛阳溃散下来。

经过京城之下持续两次打击,禁军士气终于彻底崩溃,蓝本还稍有章法的阵型顿时乱作一团,无数军兵自相蹂躏地往平昌门涌来。

还有不少朝廷军士见平昌门被挤得水泄不通,便转身向两侧的宣阳门、开阳门赶往,想到这两道门前往碰碰运气,试试能否进进洛阳。

陪伴天子郑爻在城楼之上观战的兵部尚书傅夔见朝廷兵马一败涂地,急忙启奏道:“圣上!我军新败,可否趁郑荣不思进取之际,打开平昌门,放败兵进城,休养生息之后,以求再战?”

郑爻斜睨了傅夔一眼道:“古之善战者,有破釜沉船、背水一战的典故,若是朕现在下旨打开城门,那将来谁还敢出城寻衅燕贼?就算委曲出城之后,谁又会舍身逝世战?”

郑爻这话说得却也在理,让傅夔无言以对。

又听郑爻对身边太监说道:“传旨下往,京城十二门统统封闭,没有朕的旨意,不可开启!”

这道诏书传递下往,城外官军顿时大哗——丢盔弃甲四散奔逃的少说也有一大半;转身往东投奔幽燕王郑荣的也是成千上万。剩下留在平昌门前的士兵之中,也不知是谁起了个头,抽出自己官刀就往木门上砍,妄想凭自己手中薄薄的刀刃,将这道厚重的城门砍个粉碎……

幽燕雄师却如郑荣承诺的那样,没有乘乱攻击,果然缓缓退往。

留守在平昌门前的朝廷官军砍了有一个多时辰,直得手中兵刃统统损耗为毫无锋芒的铁片,自己也腰酸背痛、筋疲力尽,这才躺在地上,停下了毫无意义的举动。

城楼之上的天子郑爻,见幽燕雄师离开京城已十分远远,果真没有乘乱袭城的打算,这才留下一道“平昌门持续紧闭,打开宣阳门放禁军进城”的旨意后,便在无数御林近卫的簇拥掩护下,回到了皇城。

然而郑爻却始终唯恐这些进城禁军之中混进了幽燕奸细,会趁月黑风高之时,杀进皇城取了自己生命。

于是郑爻又连夜下旨意,让兵部规定固定军营供进城溃兵驻扎,并另派官兵看管。这样一来,进城禁军非但没有加强京城防御气力,反而削弱了蓝本就捉襟见肘的守城兵力。

郑荣这边也没闲着。

洛阳城下一场大胜之后,郑荣便命钟离匡负责将投降过来的禁军士兵打乱编制、登记造册,再派相应兵力送到潼关之下,由驻守潼关的宗子郑鑫负责看管。

郑荣又命三子郑森、讨逆将军崔楠,带领轻骑劲卒,持续发动进攻,将缭绕在京城洛阳四周的所有参与官军统统消灭扫荡干净。

这才在洛阳东面城墙前方,立起中军大营,便要用秋仪之的计谋,一举轰塌城墙,攻取这天下首脑的京城洛阳。

秋仪之早已做好筹备,便将已把发掘隧道技巧锤炼得愈发精熟的那十八个山贼,分成六个小组,各自带领五百个矿工、河工、打井人等出身的兵卒,向洛阳东墙六个不同方向掘进。

与此同时,郑荣又听钟离匡建议,亲笔草拟了一道安民告示,上书:

伪帝郑淼,素行不端,弑杀君父,陷害忠良,听信奸佞,荼毒百姓。孤幽燕王郑荣,乃先帝嫡子、大行天子亲弟,为保大汉山河牢固、天下万民安康,起兵于幽燕、鏖战于河南、纵横于河洛、囤军于洛阳,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又有偃师县令负隅顽抗,孤本不愿多杀良民,怎奈天命所回,降下雷霆,当时震塌偃师城墙,可知郑爻天怒人怨以至于斯!故洛阳城中军民,凡有惜命者,万不可做以卵击石之举,立即离开洛阳城墙,否则难免天威不测,玉石俱焚!

命军中通文墨的将佐,连夜抄写了数百份,连同那份起兵时候草拟的“讨逆檄文”,用强弓硬弩射进洛阳城墙。

城中百姓拾得文书的,纷纷传阅观看,京城之中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龟缩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