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0027 人不如故(1/2)

那王都尉听有人喊他,声音又甚是熟悉,连忙循名誉过来,却见呼喊自己的竟是当今皇上的义子秋仪之,便连忙快跑至秋仪之身前,行个军礼,说道:“本来是义殿下来了,不知有何指教?”

秋仪之也忙回个礼,却道:“记得你几个月前还在当王府护卫,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将军了?”

王都尉挠挠头,笑道:“本来随着皇上的几个护卫现在都出息了。就说我们的头儿张将军吧,上面已经传下消息,说是要提起来做禁军右将军呢!只是皇上感到这样他一来,就同崔楠、韦护,还有戴鸾翔三位元帅将军平起平坐,提升得太快了。所以才压了下来。”

秋仪之没想到自己离开京城满打满算才一个多月,朝廷中枢就产生这么多的变更,心中不由感叹起来。

却听那王都尉又道:“许久不见义殿下了,怎么本日会在此呢?”他并不知道秋仪之已被天子外派出往当知县。

此事秋仪之也并不想告诉他,便道:“皇上派我往广阳办点事情,这不回来复命来了吗?却被你手下这位兵佐拦在城外了。”

秋仪之话音未落,王都尉立即怒视一眼那个拦驾的兵佐,骂道:“你小子不开眼!知道这位朱紫是谁吗?他伸出根小指头,比你腰还粗,居然敢挡他的驾,明天不想吃饭了?”

他这一通骂,愣是将个五大三粗的兵士骂得缩头佝颈站在一旁,似乎犯了错的小学生一般。

秋仪之却摆摆手道:“不妨事的,他这不也是忠于职守吗?你可不能为难他哟!”

王都尉立马诺诺称“是”。

秋仪之点头又道:“既然有你在这里做主,那我这就进城往了,不妨事吧?”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又有哪个人敢说半个“不”字?秋仪之就这样,领着尉迟霁明大摇大摆地进了京师洛阳。

秋仪之因有要事在身,没有心情往重览这京华风貌,便快马加鞭地往自己的师傅,同时也是当朝宰相的钟离匡府上而往。

这钟离匡蓝本是幽燕道一个无名举人,身负经天纬地的大才干,却几次进京都不能中第。当时还是幽燕王的郑荣久慕他的贤名,几次三番访问,这才将他聘为幕僚。

而钟离匡自从投进郑荣门下之后,也是尽心辅佐,真真正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以说郑荣能够讨逆成功、登临大宝,所凭借的,不过是幽燕道雄厚的财力和幽燕雄师无比的战斗力——而这两样东西,都是钟离匡费尽血汗,一手打造出来的。

同时,钟离匡还担负了郑荣几个儿子的教师,眼下这几个权势熏灼无比的王爷,见到他都要以师礼相见。也因此,无论郑荣哪个儿子继续帝位,钟离匡一个帝师的名号都是少不了的,当朝“太师”这一无上荣誉已在未来等着他了。

故而当郑荣大功告成之际,便将依旧只有区区举人功名的钟离匡,瞬间提升至宰相名位,这乃是前无古人的一件大事,然而朝中大臣却没有半条非议。

于是天子郑荣便打算在皇城旁边赐钟离匡一处宅邸,也好方便随时咨询国政。然而皇城旁边的街坊之中已无空地,且都是朝中元老大臣的府邸,再没有空地可供建设的了。

可是天子心意已决,亲身挑选了一个官员的府邸,便命刑部将彻查此官平时行动,竟没料到果真查处一个巨贪来。于是郑荣也不客气,随手将此人处理了,而他的宅邸被重新整饬一番之后,便被赏赐给钟离匡居住。

这处宅子本就十分宏大,又紧挨着皇城,不时有兵丁四处巡弋盘查路人,因此在闹市之中反而显得十分肃静。

秋仪之正要上往通报姓名,却扭头见尉迟霁明还跟在自己身边,心想:我正要同师傅商议机密事情,让这小姑娘闻声了反而不好。

于是他便对尉迟霁明说道:“霁明,百善以孝为先,你既然回了京师,首先应当往找你父亲请安问候。等我忙完这阵,也是要同你父亲相见的。”

秋仪之这话于情于理都没有什么可考虑的,尉迟霁明听了,尽不迟疑便答应一声,又道:“我爸爸自从当了官,天天都忙得很,不知他人在哪里,怕还要找起来呢。”

秋仪之笑笑,说道:“说到底,他这也是为尉迟家奔走呢!我看他不在兵部,就在刑部,还好这两处离开这里都不甚远,你自往寻好了。若是衙门看管不让你进往么……凭你的轻功,怕他们也是拦不住你!”

他这两句话说得尉迟霁明心里兴奋,只闻声她“嘿嘿”一笑,转身便不知跑到哪里往了。

于是秋仪之收拾一下衣冠,迈步绕过相府门前一座大石狮子,走上台阶,伸手就要叩门。却听一旁一个看门兵丁叫道:“你是什么人?这里可是丞相府邸,不要在此胡闹!”

秋仪之听了一怔,这才想起今时不同往日,自己这位师傅身份已同几个月前有了天壤之别。于是他和颜悦色地对那兵丁说道:“在下乃是山阴县知县秋仪之,有要事前来拜见丞相。”

那兵丁冷笑一声,问道:“不知这位大人,可曾同我家相爷预约过?”他说话之时,还特地在“大人”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