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063 堂后密议(1/2)

郑鑫听江南道府衙门大堂之上重新回于安静,便又扫视了众官员一眼,说道:“我本来奉了皇命,来江南是为了视察民生吏治的,临时决定审办这件案子,原也不过是为了调剂江南官员之间的抵触而已。然而本日审问到此,居然创造我江南官员也牵涉其中,而且查出帷幕之后的丑闻,却不料是如此这般骇人听闻。”

他喘了口吻,又道:“都说江南乃是文明开化之地,天下十道之中,每届科举江南中进士的学子总要占到半壁山河。因此可以说江南道乃是朝廷的基础根本。我是大汉的臣民,也是皇子,不能任由江南官场就这样腐烂下往。这桩案子,我是要一查到底的!”

他又冷冷地扫过每一名官员的脸,见他们脸上阴晴不定,便又说道:“我看诸位大人全是两榜进士出身,都堪称是饱学鸿儒,圣人的典籍读得都比我多。因此大道理我就不讲了,只说一句——还请诸位大人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平日里头为官做人果然是无懈可击?是否事事都谨遵圣人教导?”

说罢,他见堂中几个官员已是红着脸低了头,知道自己这番话已起到了敲山震虎之效,于是他持续说道:“若诸位大人还知道一个‘耻’字,那不妨回往自省一番,也可向其他同寅宣传。就说是我说话,凡是有罪过的,特别是牵涉到‘了尘宫’这桩案子的,都要向我自陈原委,我或许还能看在你们坦率自首的面子上从轻发落。若是执迷不悟,巴看着挺过这阵风头的官员——若是你们不怕我铁面无私,从重办理,那便尽可以试试!知道了吗?”

满堂官员赶紧诺诺连声地答应:“知道了,知道了……”

“你们知道就好。”郑鑫道,“还有。本日庭审下来,蔡敏在此案之中牵涉极深,这就收押起来,送到我下榻的栖霞寺中。殷承良大人束缚属下不利,也有玩忽职守的嫌疑,也请到栖霞寺中暂住,同我共同商议整饬江南吏治事宜。”

蔡敏自不必说,而所谓“共同商议”,实在也就是郑鑫要将殷承良软禁起来了。这满堂的官员都是人精,这里头的涵义怎么听不出来?

只感到几日之前还在江南道一手遮天的刺史殷承良,现在却是祸不旋踵,不由得心潮起伏——平日里同他接近的,都想着怎样与他划清界限,以免被他拖下水往;平日里与他有仇的,又想着如何落井下石,让他永世不能翻身。

郑鑫也知道这满堂的官员固然看上往个个道貌岸然,实际却是各怀鬼胎,心中暗暗冷笑一声,又高声喊道:“退堂。”随即一转身,便离了这是非之地。

秋仪之是机灵人,知道自己现在已成了众矢之的,难免被江南百官刁难,也不说话、也不行礼、也不作别,立即夺路而逃,趁着众官员还在愣神之际,赶紧离开了正堂,一路就往府衙外头跑往。

众官员见状,立即反响过来,一个个都紧追出往——他们倒不是要有意为难秋仪之,而是见到秋仪之在大殿下眼前也是说得上话的,便请求他在郑鑫眼前为自己美言几句,哪怕是探听探听消息也是好的。

秋仪之却无暇猜测他们的心思,闷着头就往外跑。

幸而他固然名属进士,却也是行伍出身,打熬得一身好筋骨,不是那些酸腐儒生能比较的。于是他一马当先,好似赛跑一般,第一个便冲出了江南道府衙门。

衙门外的尉迟霁明已等了许久,她见升堂之后久不退堂,索性平心静气,在府衙外的一个小茶摊安心坐着喝茶。

她见秋仪之急急忙忙从府衙中小跑出来,身后又随着无数官员,还当是那些官员要围攻自己这个小叔叔,赶紧迎了上往。

秋仪之见状,却怕尉迟霁明出手动粗,急忙叫道:“霁明,不要理睬他们,赶紧备马离开此处。”

尉迟霁明听了,立即转过身往,将两匹马牵过来,便同秋仪之一人一马,朝“半松先生”林叔冷那座庄园的方向走往。空留下二三十个气喘吁吁的老小官员,在衙门前的广场上看洋兴叹。

庄园之中,林叔冷正同吴若非一起品茗说话,听说秋仪之回来了,便起身迎接出往,在半路上同秋仪之打了个照面,便开口问道:“如何?本日开堂审案还算顺利么?”

秋仪之笑着点点头,说道:“顺利。不仅妙真供认不讳,李慎实也已经认罪,而且还由李慎实攀咬出蔡敏来,明日再过一堂,说不定殷承良也是自身难保。”

林叔冷听是自己计谋成功,心中不免有些自得,于是笑道:“看来这桩案子也是差未几大局已定了。”

秋仪之也是心情极佳,回以一笑,冷暄道:“这还要多亏先生教我妙计。”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忽见园中看门老王从远处急促跑来,说道:“秋大人,方才有人过来,说是大殿下请你过往商议要事。”

秋仪之尚未及答话,却听站在林叔冷身后的吴若非嗔道:“这个大殿下真不通人情,公子忙活了大半天,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又要叫往办事,可真不把别人当人。”

秋仪之忙笑着解释道:“吴姑娘这话就偏了,我大哥平素里头最是体贴下情、平易近人的,皇上好几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