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63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1/2)

那两个身影见再无人可杀,这才停下脚步。其中一人将矗立着逝世了的百户一脚揣倒在地,对那大汉说道:“大哥,这金陵的官兵武艺比别处的可要稀松得很了,太不经杀。”听声音竟是个女子。

秋仪之忙擦了擦被汗水迷住的双眼,定睛看往,见这两个在自己眼前行凶的之人果然是两个女子,他们一人穿红、一人穿绿,年纪都在三十五岁左右,容貌甚不俏丽,偏偏还在脸上浓妆艳抹涂了一层又一层的胭脂,显得十分诡异。

这样的容貌,秋仪之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正搜肠刮肚地搜索着自己的记忆。

却听另红衣女子说道:“刚才是哪位叫抓逆贼的?”

秋仪之等三人见这两个女子既十分凶残,武功又不弱,都不敢答应,心里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绿意女子见状,笑了一声:“哈!刚才嗓门还挺亮的嘛,现在怎么变成哑巴了?哼!反正总是你们三人当中的一人,另外两人也是毛病,逝世了也不惋惜!索性杀掉算了。”

红衣女子帮腔道:“姐姐说得有理!”她一指秋仪之,又道,“我就看这个小白脸来气,就先杀他好了!”

说着,这红衣女子尽不停顿,举起短刀照头就往秋仪之脑袋上砍往。

秋仪之吓了一跳,索性他也算是会些武艺,赶紧用力向后一跃,正好夺过那女子的刀锋,然而后背却已靠上了那幅檀香木屏风——已是退无可退!

那女子见秋仪之躲开了自己的攻击,也感到有些意外,随即恢复常态,笑道:“没想到你小子蚂蚱似的,却也会些武功。你身边不是佩了刀么?敢跟老娘对上一招么?”

这话提示了秋仪之。

秋仪之之前几次遇险,全都遇难成祥,所依附的除了尉迟霁明的贴身护卫和自己的好运气之外,便是这口削铁如泥的西域宝刀,难得有一次没有佩戴,便险些命丧倭寇之手。因此从那日之后,秋仪之无论走到哪里,都将这口保命宝刀带在身边。

于是他赶紧往腰间摸往,想要立即抽出宝刀防身。

不料那红衣女子见秋仪之眼力离开自己,知道这是一个大漏洞,高呼一声:“小贼看刀!”举起宝刀就往秋仪之身上劈来。

秋仪之眼看就要中刀,下意识地加快了手上动作,转瞬之间便擎刀在手,也不讲究什么招式了,平举着宝刀,便往那女子短刀之上格挡。

谁知这女子见了秋仪之这口宝刀漆黑的刀身,高呼一声:“不好!”,立即就想强行收回刀势。可是她方才这招只想着能够将秋仪之劈成两半,用上了全部气力,再如何收回气力,手中短刀还是不可避免地同秋仪之那口宝刀刀刃相触。

要说这红衣女子手中短刀不过就比寻常铁匠打造的刀剑略好一些罢了,与西域宝刀对上,就仿佛以卵击石,刀刃刚刚相触便被截为两段。而持刀的红衣女子招式未尽、余力不消,照着秋仪之手中的宝刀便倒了下来。

一旁的大汉说话结巴,手上动作却不慢,见她生命危在旦夕,立即伸手捉住那女子后衣领,熊腰一拧,便将这女子向后扔了出往。这汉子臂力极大,一个武功高强的大活人,被他这么一扔,居然直飞出往两丈远,狠狠落在一张八仙桌上,将这张颇为硬朗的桌子砸了个粉碎。

红衣女子遭了这样的重击,受伤已然是不轻,却忍着一口吻,爬起身来,一跃到秋仪之跟前,用十分惊慌的语气说道:“你手里这把刀,我认得!”说完,气味不匀,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秋仪之倒是一愣,心想:自己在江湖之中是个无名之辈,见识过自己这口宝刀的人,大多是些山贼倭寇之流,而如顾二娘这样的高手,却都已逝世了,缘何这个女人会自称认得自己的刀呢?

秋仪之挺着刀,带着怀疑的眼神打量着眼前这个女人,忽然恍然大悟,叫道:“你是不是那个叫‘金花姑娘’的?”

这女子忙着擦拭嘴边鲜血未及答话,却听那手持双剑的绿衣女子答道:“没错,她就是我姐姐‘金花姑娘’,我便是‘银花姑娘’,你终于想起我们了么?”

方才救人的大汉听了,却还是懵懵懂懂,问银花姑娘道:“这……这人是……是你们姐……姐妹的故人吗?那可……可是大水冲……冲了龙王……龙王庙了……”

“什么大水?什么龙王庙?大哥都忘记了吗?”银花姑娘嗔道,“大哥,你忘了你的伤是怎么来的了吗?”

那汉子听了一怔,瞪着一双灯笼般的眼睛看看银花姑娘,又看看秋仪之;看看秋仪之,又看看他手中那口漆黑的宝刀,终于一拍脑袋说道:“好啊!居然是你小子!还认得我铜眼罗汉么?”他激动之下,口舌居然敏锐了不少。

秋仪之方才已认出了“金花姑娘”、“银花姑娘”二人身份,却没认出这大汉的身份,经他这么一自我先容,又见此人身材容貌,果然就是那留了发、蓄了须的“铜眼罗汉”。

话说当年秋仪之奉了还是幽燕王的郑荣的命令到京城洛阳办事,途中途经安河镇,同这铜眼罗汉等所谓“河洛八友”的八名江湖豪客起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