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13 虎狼之策(1/2)

郑淼听了一愣,又笑道:“我这样才疏学浅的人,又有什么好夸赞的呢?”

却听秋仪之说道:“三哥就不要再谦虚了吧。别的不说,就说我们现在,不但深进虎穴,而且捋过虎须,现在更睡在老虎旁边,这样的胆识胆量……皇上总是说我胆大包天,我看跟三哥比起来,算是谨慎警惕的了。”

郑淼听了这番褒奖,也是颇为自得,莞尔一笑道:“我等深进岭南道腹地,在别人肚子里头做文章,横竖也在对手控制之中。与其瞻前顾后还是为对手所制,还不如索性杵在他眼前,让他难受难受。万一对面动起手来,我们就是再无还手之力,也要往他眼睛里头啐上一口。”

“说得好!”林叔冷不禁赞叹道,“不管三殿下此举有意无意,已让我们占尽了先机!”

郑淼听了却有些怀疑,问道:“林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林叔冷知道郑淼不是笨人,便正色道:“学生请问三殿下,此行不远万里来到此地,所为何事?”

“为了传旨,顺带查探岭南军情。”

“那以传旨的名义,探查军情,又是所为何事?”

身处敌军丛中,让郑淼下意识地抬头四下张看了一番,说道:“为了撤藩。”

“没错。就是为了撤藩!”林叔冷说道,“眼下,就有一条妙计,能让皇上这件魂牵梦萦的大事,一举成功,不知三殿下愿不愿意试上一试?”

郑淼顿时大惊,刚想问林叔冷是不是在同自己开玩笑,可见林叔冷脸上那被火光映射得断定无疑的严正表情,便改口道:“我知道先生腹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我们现在手下拢共才两百多人,其中还有二十七个不管用的仪仗。岭南王明面上就有军兵三十万,我们这些人似乎在海里撒了一捧土,能有什么用?”

“那也要看这捧土撒在哪里。若是撒到海眼里头,说不定还真把江河湖海的循环堵塞了呢!”林叔冷说道。

郑淼翻转着将自己手中的熟肉看了一遍又一遍,总也猜不出这个足智多谋、名满天下的“半松先生”话中深意,便道:“先生就不必卖关子了,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好了。”

林叔冷闻言,从展在地面上的凉席上爬起,在帐篷之中踱了一圈,又取过自己那柄折扇,将几只缭绕在自己耳旁的蚊虫驱赶了几下,感到浑身适意,这才说道:“学生不才,正有一条计谋献予三殿下,若实行得当,那岭南王府便旦夕可撤,皇上心头这件大事也迎刃而解了。”

若是寻凡人等这样说,郑淼毫无疑问会认为他在胡吹海螺,可林叔冷却是身负大才的人,既然说出了这样的大话,那自然有他的理由。于是郑淼向林叔冷拱了拱手:“先生有何妙计,还看不吝赐教。”

“也谈不上什么妙计,不过是想从岭南王爷身上做些文章罢了。”林叔冷淡淡地说道。

林叔冷这话说得固然平庸,郑淼耳进耳来却似晴天霹雳一般,赶忙压低了嗓音:“林先生的意思,可是要派人挟持或是刺杀岭南王爷?”

林叔冷一笑道:“三殿下果然聪睿,学生正是这个意思。”却再不说话。

郑淼深吸了一口吻,说道:“先生此计未免太险,我们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招不慎失了手,便再无回寰余地。我等冒险丧命倒也罢了,就怕连累了父皇、朝廷也不得不立即兴兵同岭南王府决战,那可就要打乱撤藩安排,可就得不偿失了。”

郑淼见自己的话说得十分严重,林叔冷却依旧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容貌,微笑着看着自己,只好转而问秋仪之道:“不知贤弟有何卓识?”

秋仪之笑道:“我能有什么见解?不过三哥要是采用了林先生的主意,小弟定当大力相助。”

这话虽未明说,然而话中涵义却是再明确也不过了。

又听林叔冷说道:“学生这计听来固然惊险无比,但是只要警惕办理,实在却是稳若泰山……”

郑淼越听越是怀疑,打断林叔冷的话道:“现在我们就在岭南王的眼皮子底下,光这石头城里的岭南军就比我们多了十倍不止,城外更不知安排了多少人马。林先生这‘稳若泰山’四个字不知从何谈起?”

林叔冷摇着折扇说道:“岭南王此人学生素有耳闻。固然用兵作战算是一员名将,运营岭南一道也颇有政绩。可是此人色厉而内荏,外强而中干,胸中策划虽多却又缺乏决断。三殿下不妨想想,岭南王让我们这两百精兵在他眼皮底下安营扎寨,可谓有胆有识了吧?可是真的要他现在就动手除掉我们,怕他还未必下得了这个决心呢。”

林叔冷顿了顿,又说道:“请恕学生狂悖。当年神宗天子在时,岭南王也曾有过夺嫡之心,神宗似也颇青睐于他。可是他即便手握重兵,却始终瞻前顾后,既不敢像当今圣上那样提兵远征积攒人看,又不敢乘朝中空虚起兵发难。最后天子一声令下,命他来此岭南蛮荒之地,他也就只能收拾行囊来此处看门。就是往年讨逆之役如火如荼之时,他若是孤注一掷提兵背上,固然未必能够成绩大业,至少也能拼个划江而治、南北对峙的局面,可他却如缩头乌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