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39 骂出殷承良(1/2)

想到这里,秋仪之一反自己用兵总是先守而后攻、等候对方动作再加以应对的常态,尽不迟疑,便命令早已潜躲在码头上堆放的麻袋后头的弩兵,接连不断地向成群结队的倭寇射击。

倭寇当然没有抵抗弩矢射击的方法,又被秋仪之所部的弓弩,在转眼之间射逝世了百十来人。

蓝本只要这样不断射击,秋仪之自可以将所有倭寇兵不血刃地全部消灭。可是他现在急着要寻找殷承良、殷泰父子,没由来在码头上同这些倭寇纠缠,于是高声下令道:“众军听令,上前总攻,将倭寇全部杀逝世,一个不留!”

秋仪之所部这两百个乡勇团练,原就是为抗倭之事而编练的,又同倭寇不知交手了多少回,居然从没折损过一人一马,心里早就没了对倭人的胆怯畏惧情绪。

他们听到秋仪之要自己斩杀倭寇的命令,仿佛接到了一项再简略不过的命令,个个跃跃欲试,也不须旁人在后指挥,自觉排好了阵型,便在身后劲弩的掩护下,以身前“当矢营”巨盾重甲开路,向倭寇快速逼近过往。

而同秋仪之这群山阴县来的乡勇之前交手过的倭寇,无一例外都已被全部杀逝世,现在这群倭寇没有一个听说过他们的名号,只当他们是寻常江南节度军,见对手渐渐逼近,也纷纷长啸叫骂着挺着手中倭刀,向前冲杀过来。

惋惜他们勇气可嘉,却不通战术,面对秋仪之手下这些武艺高深、战术精熟的兵士,便似有千钧之力而无处发泄一般,呼吸之间便已被斩杀了将近两百人,而没有伤到对手半根汗毛。

在秋仪之身边观战的伍常锡,此前多次败在倭寇手下,冲进码头之时又折损了**个弟兄,蓝本对眼前这一千多名倭寇颇有几分忌惮,因此没有敢主动请缨出战。

可他现在看秋仪之手下将士,同倭寇作战,仿佛成人责打幼童一般没有悬念,便也被鼓足了士气,上前半步,拱手对秋仪之说道:“大人,现在不是拖延时间的时候。不如眼前这些倭寇由我等对付,大人赶紧往寻找殷家父子如何?”

秋仪之略一思索,也知道这确乎是一条好措施,便看了看对面战况,说道:“也好。那就请伍将军带领本部人马,从对手侧翼切进与敌军交锋,我军随后逐次撤出战斗。不过倭寇手中倭刀又长又利,伍将军记得要牢固队形,多用手中盾牌,不要凭血气之勇同倭寇单独作战。”

伍常锡听了,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道:“多承大人指教了!”说罢,便扛起自己那竿长枪,带领手下五百余将士,从码头堆放的货物空隙当中,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便向倭寇侧翼冲杀而往。

倭寇搪塞眼前这些山阴县的乡勇团练尚且显得十分狼狈,侧翼又被对手一支新气力攻击,更是无力抵挡,只能凭借一股悍勇之气委曲支撑,两面夹击之下,不过片刻工夫便已被杀逝世大半。

秋仪之见对面倭寇兵力只剩下五六百人,伍常锡所部已没了人数劣势,便号召自己手下慢慢退出战斗。这些乡勇团练杀得正起劲,对秋仪之这样的命令颇为不解,然而所谓令行禁止,他们也只好缓缓退出战斗,来到秋仪之身边列队。

秋仪之见伍常锡所部初时同倭寇还有些畏惧,后来却是越打越顺手,现在已是毫无惧色并且已占领上风,便也十分放心,不往管他。他扭头又见明州港口旁边停着的海船,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艘,只知道殷承良父子潜躲在其中一艘船里,却要从里头将这两人搜检出来,实在是无异于大海捞针。

于是秋仪之便命手下的“铁头蛟”,让他叫来几个码头苦力,要询问他们殷承良等人的着落。

谁知这些苦力就连殷承良、殷泰的名字都没听说过,至于他们的着落,更是茫然无知。

秋仪之见太阳已上中天,渐渐又西偏之势,心里着急,忽生一计,叫来“黑颈蛤蟆”道:“嘿!‘蛤蟆’,你给我扯开嗓子骂人,大声地骂、拼命地骂,有什么粗话脏话尽管给我骂!”

“黑颈蛤蟆”听到这样奇怪的命令,已是喜不自胜,脸上挂着笑脸问道:“这个我是内行,就是不知道大人想要骂谁?”

秋仪之转念一想:殷家父子里头,殷承良老谋深算、城府深厚,三言两语几句辱骂的话,还未必能使他动怒;而那个殷泰却是个纨绔子弟,从小就十分自负,指着他的痛处骂,十有**能把他给激出来。

于是秋仪之吩咐道:“殷泰。殷承良的儿子。这人想法多、本事少,曾经想抢吴若非姑娘,还想过谋害我,接过被我打到倭国往了,是我的大仇家,你尽管往骂!”

“黑颈蛤蟆”一边听,一边点头,却又嬉皮笑脸说道:“大人。我也是随着林先生识过几个字的,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林先生教我们为人处世首先要做到净口,就是不能乱说话……”

“放屁!你小子少给我在这里装什么大尾巴鹰,平日里就属你嗓门最大、空话最多,现在给我装起读书人来了?少空话,还不给老子赶紧开骂,信不信我挖了你的舌头!”秋仪之情急之下说话也略显粗暴。

“黑颈蛤蟆”被他这样一顿臭骂,反而被调起了性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