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94 敕封李胜捷(2/2)

功不可没,还请圣上留心。”

郑荣听了秋仪之这话,不住地点头,又斥施良芝道:“你管好你的礼部事宜就好了,这等军国之事,轮不上你插嘴聒噪。”

施良芝听了,浑身一缩,唯恐天子又降下什么新的罪过来,便也不再解释,赶忙退了下往。

郑荣又对李胜捷道:“你李家的忠心朕是明确的,不也封了你功名了吗?你家既然有了朕的功名,那也就是朕的臣工,礼节二字为的就是束缚天下臣民,教其时刻知道君父的威严,岂能又片刻松懈?不过你失礼之罪,朕却不愿追究,你知道是为了什么吗?”

以李家在海上的实力,俨然是一方诸侯,少船主李胜捷更是从来都是目中无人、心直口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料到本日刚一开口,就引来这么多人的教训,心中又是怀疑又是不忿,只是碍于天子的威仪和秋仪之的面子,才没有发作。

“你没有读过圣贤书,这点道理不懂也并不奇怪。这里多少饱读四书五经的两榜进士,都未必懂得这其中的道理呢!”说着,郑荣一下抬高了声音,“朕不罚你,那是由于你方才所言固然无礼,说得却是你自己的真心话。朕不怕臣工说坏话,也不怕说好话,就怕有人处心积虑地说假话来骗朕。只要你心底纯净,什么话是朕不能包容下的?”

这话虽说是说给在场合有文武重臣听的,却是直接讲给李胜捷的。

可偏偏其余文武重臣都听得汗流浃背,唯有这李胜捷云里雾里,听了个懵懵懂懂。

却听郑荣又道:“记得朕封了你父亲靖海中郎将的职位,并准许能够荫袭一代,不必降等。不过朕看你乃是可造之才,又立下功劳,禄位必定高过乃父。这样,朕这就晋封你为靖海将军,食二品俸禄。”

按照大汉官制,武职里头,二品的将军已是少有的极品官位,除了禁军的前、后、左、右四位“元帅”之外,再无出其右者。

李胜捷这个年轻人,只见过天子一面,就被封了这样大的官职,爱慕得一众官员暗暗啧啧称羡的同时,却又感到他升官似乎太快了,有些分歧成例。

却听钟离匡冷冷奏道:“皇上,李胜捷年纪还轻,将来有的是立功的机会,现在就封他这样大的官职,恐怕断了他上进的通路了。还请皇上三思。”

礼部尚书施良芝刚刚被天子训斥过,现在能出面说句话的,也就这位钟离宰相了。

钟离匡天子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含笑说道:“钟离先生多虑了,这点心思朕心里有数。李胜捷有功受禄理所应当,将来再立新功之后,更会加官进爵,无所谓断了上进之路。”

秋仪之听天子金口一开,便堵住了朝廷百官的嘴巴,打心眼里替自己这位义兄弟兴奋,忙在他耳边说道:“贤弟,这是皇上的隆恩,你还不赶紧谢恩。”

李胜捷固然知道这“恩”非“谢”不可,却不知其中有何规矩,只在地上结硬朗实磕了三个头,算是谢过了。

天子郑荣见李胜捷虽不懂规矩,倒也是一片诚恳,心里颇感欣慰,便说道:“好了,‘男儿膝下有黄金’,你先起来吧。”

李胜捷已是跪得腰酸腿麻,听了这声吩咐,赶忙站起身来,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直挺挺站在天子眼前,却不知如何对答。

秋仪之见了气氛略显为难,忙也起身接口道:“皇上你看,这就是李胜捷的旗舰。”他一边伸手指着身后的巨舰,一边向天子义父先容道,“李胜捷就是凭了这艘战舰,击溃了附逆岭南王的倭寇舰队,就连殷承良、殷泰父子也葬身鱼腹,岂不快哉?”

郑荣一边听,一边点头,待李胜捷把话说完,这才说道:“大汉祖制施行海禁,非经朝廷特许,臣民不得出海营生。本朝虽网开一面,设立三个口岸以供通商,然而海上气力依旧不甚器重。你看,李家这样的巨型海舰,本朝哪个水师能有?依朕看,朕也不必再调用什么龙船了,就以此舰为御舰,渡江南下如何?”

一众文武听了郑荣这话,无不怔在原地:天子征用李胜捷的坐舰作为龙船,就比如借用一位大臣的私宅作为行宫,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更何况李胜捷也并不是什么正途出身或是累世公卿,而是从走私犯骤然举拔的新贵。

天子这样的旨意,就连做事向来出人意表大的秋仪之都感到有些不妥,忙奏道:“皇上,这样似乎有些分歧成例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