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28 脱出金陵(2/2)

事情瞒着温灵娇也不太好,摇摆了半天,这才问道:“那个……渤海国的忆然郡主,你还记得她吗?”

温灵娇早已情属于秋仪之,因此一提起这个同她的心上人青梅竹马长大的渤海郡主,心中总有几分酸楚,低着头答道:“记得,怎么了?你怎么平白无故谈起她来了?”

口齿聪颖如秋仪之,在这种事情上面也不知如何润饰言辞,直愣愣说道:“先皇说了,说是忆然郡主给我生了一个儿子,现在被寄养在渤海国里……”说了这寥寥数字,秋仪之便再不说话,低着头看着自己胯下那匹青色的汗血宝马柔顺纤长的鬃毛。

温灵娇听来却是一惊:“你什么时候,还同忆然郡主有过那种事情?”

秋仪之如实答道:“记得是在皇上刚刚登极称帝那个时候,想来也是四五年前的事了……”说着,便又词穷起来。

出了这样的事情,温灵娇心里当然有些不兴奋,可她细细一想,自己在这世上只有秋仪之这一个依附,是尽对不能再失往了,何况比他身份底卑之人都是三妻四妾的,确实也没什么可以置喙的处所。

于是温灵娇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你今年也快三十了。若放到旁人那里,这个岁数都已是儿女绕膝的年纪了。惋惜这一两年里头,我都没这个福分为你诞下一儿半女,好歹有忆然郡主为你延续香火,这事……这事……这事我实在也很替你兴奋的……”

秋仪之听温灵娇这话,虽不知是否发自心坎,倒也略感欣慰,刚要开口说话,却听赵成孝从后而来,禀告道:“大人,有情况。”

如今是危机四伏的时候,秋仪之听了这话,立即浑身一凛,问道:“什么情况,你赶紧讲。”

赵成孝答道:“前头派出往的兄弟来报,说是前面大路来了几个人……”

“你说明确些,来了什么人?来了多少人?”秋仪之心急如焚,赶紧问道。

赵成孝忙答复:“拢共也就十来个人,两辆大车。本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可他们打的旗帜上却写了一个‘戴’字……”

“戴鸾翔!”秋仪之脱口而出,“是戴鸾翔、戴元帅来了!”

秋仪之口中的“戴鸾翔”号称天下第一名将,无论操行、忠贞、智略、练兵、作战,都是大汉天下数一数二的人物。他成名极早,曾与还在当幽燕王的郑荣齐名,更被封为禁军前将军,乃是朝廷的一大柱石。当年“讨逆之役”里头,戴鸾翔替朝廷办事,幽燕军在他手里吃了不知多少次亏。还是秋仪之巧用反间计,诓骗伪帝郑爻军前捉拿戴鸾翔;又将计就计,冒了大风险,将戴鸾翔解救出来。经过这一擒一纵的风波,戴鸾翔终于衷心屈服于天子郑荣,同秋仪之也结下了生逝世之交。

郑荣登极称帝之后,戴鸾翔依旧被封为禁军前将军,但因其并非幽燕道嫡系出身,手中兵权并不很重,重要是在兵部办理一些冗杂事务。然而先天子郑荣平定岭南王叛乱之后,终于将这位年纪并不甚大的宿将想起来了,一道诏书调他到岭南掌管部队,替大汉守护东南边境。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戴鸾翔才会从京城洛阳出发,带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和老母亲,赶来洛阳面圣领旨。

因此秋仪之听戴鸾翔到来,心中异常兴奋,满头脑的忧愁似乎也被淡忘一些,立即下令道:“走,往见见戴元帅往。”说罢,便叫上自己几个亲信、点起十八名亲兵护卫,便往戴鸾翔所行的方向而往。

走了不过一盏茶工夫,秋仪之便见眼前大路三人骑马前后而行,身后赶了两辆马车,马车上各插了一面两三尺见方的不大的旗帜,上书“汉前将军戴”。

果然是戴鸾翔来了,秋仪之欣喜已极,等不及派人前往通报,一松缰绳,胯下那匹汗血宝马便四蹄飞腾“泼喇喇”向前飞奔而往。

尚未走进,忽见其中一人纵马站在最前,将手中长枪一横,朗声问道:“来者何人,请先通报姓名!”

秋仪之见此人年纪最多二十出头,一张方脸英气十足、两只星目神情奕奕,便高声答道:“戴松,还认得我吗?”

此时已是傍晚,光线不强,戴松眯缝了眼看了许久,终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本来是秋大人来了,少见,少见!”说罢,便在马上作了个揖。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