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30 南北呼应(2/2)

戴鸾翔一边听、一边记,捧着这三封薄薄的书信,感叹道:“秋大人这可就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大人请放心,戴某到时必定大力相助。不过戴某还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请教。”

“请讲。”秋仪之道。

“方才秋大人说了,说是要立即北上同三殿下会和,可茫茫长江,想要北上,又谈何轻易?就不怕郑鑫下令封闭沿江港口,将大人困在江南么?”戴鸾翔问道。

秋仪之自得地一笑:“实在长江沿线确实已被封闭起来了,只不过下令封闭的并不是他郑鑫,而是在下我……”

戴鸾翔听了一怔,心想:茫茫长江不知有几千里长,可秋仪之居然说已将之封闭起来,难道是口出狂言不成?

可戴鸾翔看他的神情又不像是在胡吹海螺,便又问道:“秋大人乃是少年好汉,用了什么手段将长江都能封闭起来,还请不吝赐教。”

秋仪之闻言,便笑着将李胜捷的事情同戴鸾翔讲了,末了还补充了一句:“惋惜在下做事没有远虑,否则早已乘了李胜捷的大海船回到江北往了。现在李胜捷不知在长江何处游弋,我还得想措施联络到他呢。”

戴鸾翔却蹙眉道:“秋大人这事就未免想得有些偏颇了吧?”

“此话怎讲?”秋仪之疑问道,“这个李胜捷固然年轻,但是颇通水战攻略,做事在年轻人里头也还算是稳重的,怕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吧?”

戴鸾翔却道:“请问李胜捷的船队一共有多少艘战船?”

“一共十六艘,都是海战用的快船。”秋仪之答道。

“这就是了。”戴鸾翔说道,“长江从四川开端绵延进海,江面又极广阔,素有天堑之称,光江南一地,长江就有几百里长,就这不到二十艘的船,又岂能将长江彻底封闭呢?”

秋仪之笑道:“完整封闭当然不可能。可有了李胜捷往返巡弋,郑鑫就没法动用大规模船队北上用兵,想当于将他封闭在长江以南。他郑鑫是想要当天子的人,总要进京登极称帝的,总不能永远偏安一隅吧?”

戴鸾翔拧成一团的眉头依旧没有伸展开来,说道:“大殿下不是凡夫俗子,不会拘泥于虚名空号,想要登极为君,在他心里怕也不是什么迫不及待的事。在戴某看来,大殿下若真的有意作乱,那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派人将在京城洛阳坐镇监国的三殿下给杀了。”

秋仪之听了大惊失色,惊呼惊叫道:“有理,有理!”

果真如戴鸾翔所言,郑鑫做的是天子梦,而天子龙椅名正言顺的继续者拢共也就这么几个。要郑鑫聪慧的话,便索性将自己的两个弟弟、两位皇叔、皇叔生下的儿子,全都给杀了,那样一来,自己就是大汉天子毫无置疑的继续人,再也没人同他竞争了。

这样自灭满门的行动,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一桩令人难以置信的人间惨祸,可有道是“无情最是帝王家”,为了那睥睨一切的至尊之位,郑鑫就连自己的父亲都能逼迫,又有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呢?

秋仪之想到这里,已是汗流浃背,急忙起身道:“多谢戴元帅指教,事不宜迟,我这就想措施通知李胜捷,要他严守燕子矶码头,叫金陵城中片板不能下水!”

戴鸾翔叹息了一声:“或许已是迟了。若郑鑫真的有意作孽,或许在刺杀皇上时候,就已动手了。实在要杀害三殿下,也不用什么重兵高手,只要一叶扁船,载着五七勇士,假传诏书叫三殿下南下,便能在中途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郑淼杀了。”

想到这里,秋仪之已是汗流浃背,急忙起身道:“此事事关重大,事不宜迟,在下这就想方法渡江北上,戴元帅请保重吧。”

戴鸾翔并不知道秋仪之同郑淼有着何等深厚紧密的的兄弟之情,只感到他这样一惊一乍似乎有些不够郑重,然而一颗至诚之心,却也无以指摘,便也拱手作礼道:“也好,戴某等着秋大人同三殿下的消息,大人也一路保重吧。”

话未说完,戴鸾翔又想起一折,问道:“听说秋大人在江南时候,曾用皇上的‘金牌令箭’号召处所节度军,不知这样宝物大人是否带在身边?有了此物,调动起部队了,就不知能方便多少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