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殷嫔小产(2/3)

,字字透着为他着想的含义,可落在沈濯日耳中,却如笑话一般滑稽。

唇瓣微动,正欲说话,某人却先他一步,刷地站了起来。

“太后,”唐芯捏紧拳头,气势汹汹迎视着台阶上方的老人,咬牙怒问道,“奴才一来到这里,就看见师傅他受到重罚,奄奄一息,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人告诉奴才,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口口声声说,奴才们谋害皇嗣,证据在哪儿?难道就凭着一句话,就可以断定,奴才们是凶徒吗?您不觉得这样做太过草率?”

“大胆!”太后身旁的嬷嬷厉声斥责道。

唐芯毫不害怕的瞪了回去:“奴才没读过什么书,但奴才知道,世上讲的是个理字!师傅他和殷嫔无冤无仇,为什么要毒害皇嗣?这样做,对师傅有何好处?不问经过,不问缘由,就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下狠手,奴才曾听人说,宫中黑暗,没想到,今儿个竟亲眼见识了一回!”

此话一出,满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太后几时被人如此顶撞过?一口气险些没提上来,一手捂胸,一手指着唐芯,半响吐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沈濯日略一偏目,黑眸里倒影着她决然且义无反顾的身影。

在不清楚来龙去脉之下,仍旧敢挺身而出,为在乎之人打抱不平,这丫头,果真够傻,却也傻得可爱。

眸光微闪,漫开些许宠溺的笑意。

而这时,殷嫔身边的贴身宫女连滚带爬的从内殿冲了出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太后身旁,痛哭道:“太后……主子她……她……小产了!”

‘轰’

脑海一阵眩晕,小产?她的孩子没了?

唐芯一脸的呆滞,好半天才将这个爆炸般的消息消化掉。

近乎本能地朝沈濯日看去。

“是么?”眼睑幽幽垂下,神色淡漠得近乎冷酷。

言简意赅的两个字,却叫唐芯的呼吸一时间停滞了,心狠狠揪了一下,苍白的俏脸上,布满了浓浓的担忧。

眼皮微抬,与她欲言又止的眼神隔空撞上,瞳孔微微缩了缩,一股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尖。

“皇帝!”太后怒不可遏的怒吼,再度传来,“你听见了?你一心要包庇之人,害死了天家的血脉!哀家的孙儿……就死在了他的手里!”

带着几分颤抖的手臂,隔空指向已陷入昏迷的孙老。

“不是师傅做的!”唐芯抿唇说道,立场十分坚定。

“不是他还能有谁?”那名宫女蹭地抬头,神情愤恨,“娘娘就是吃了他准备的药膳,才会闹肚子!一定是他在药膳里加了东西!害得娘娘没了骨肉!太后!您定要为娘娘做主啊!”

她似不知疼痛一般,拼命磕头。

很快,地上就绽放出了一摊血泊。

“此事哀家不会坐视不管,”太后冷声说道,给出了承诺。

“这只是你的猜测而已!”唐芯有些说不出的心慌,却仍在据理力争,这时,修墨已经从乾清宫回来,而太医院的太医,也纷纷赶到。

见此,唐芯哪还顾得上辩驳,立马蹲了下去,看着修墨喂孙老吃药。

“你们速去瞧瞧殷嫔的身子,另外,将殷嫔今日用过的膳食,全都查验一遍!”太后越过沈濯日,下达了命令。

也不知是不愿和唐芯多费口舌,还是怕了她胡搅蛮缠的能耐,太后没理会她,而是对着沈濯日说:“皇帝,此乃后宫之事,理应由哀家处置,殷嫔尚在昏迷,又遭受了这么大的罪,醒来后,怕是会想不开了,你快些进去,陪她说说话吧,可怜见的,她还那么年轻,怎的受得住啊。”

“太后想如何发落?”沈濯日淡淡的问道,余光却没离开过地上那人儿。

“自然是收监天牢,盘问出幕后主使,按律处置。”太后不假思索的说道。

“收监?”剑眉一挑,眸中滑过一道幽光,“如唐鑫所言,他们师徒并无加害后妃的动机,且无任何证据表明,他们便是动手之人,不闻不问,就将其打入天牢,未免有失公正。”

“你是铁了心要护着他们?”太后眼里飞快闪过一道激动的喜色,然后,似怒火攻心,分贝骤然提升。

正在为孙老诊脉的一名太医,吓得手指一抖。

“你小心点啊。”唐芯急吼吼地提醒道,深怕他出了纰漏,诊错了伤情。

他在此替她出头,护她周全,她竟一门心思记挂着别人?

沈濯日有些冷怒,却没有发作,而是给唐芯默默记上了一笔。

“太后,”僵持间,方才进殿的两名太医捧着一个瓷碗出来,跪地禀报,“微臣等查验过殷嫔小主晚间的膳食,在补汤里,的确参有藏红花!小主极有可能饮下此汤后,以致滑胎。”

“什么!?”唐芯惊得一下子直起了身体,甩手就往台阶上跑。

“太后当心。”嬷嬷见她如此莽撞,赶紧护在太后前边,谁想,唐芯却把她们视如空气,接过那碗汤,俯头去嗅。

在浓郁的药材香气,以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